第23章 古文明之金匱真言論(1 / 3)

黃帝問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何謂?

黃帝的提問“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何謂?”是在探討自然界的風與人體的經脈之間的關係。這裏的“八風”指的是自然界中從八個不同方向吹來的風,即東、南、西、北以及它們的夾角——東南、西南、西北、東北。這些風因為來自不同的方向,對人的身體和環境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而“經有五風”則是指人體的經脈病變有五種風的說法。這裏的“五風”並不是指自然界中的風,而是指由於外部氣候變化觸動人體五髒氣機產生的異常氣的流動,即“內風”。當外界的風(即八風)影響到人體,導致經脈發生病變時,五髒的氣機也會受到影響,產生強弱變化,進而產生“五風”。

總的來說,黃帝的問題是在詢問自然界中的八風如何影響人體的經脈,以及這種影響如何通過經脈進一步影響五髒,產生所謂的“五風”。這個問題涉及到了中醫理論中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重要觀點,即人體的健康與外界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氣候的變化會對人體產生深遠的影響。

岐伯對曰: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髒,邪氣發病。

岐伯的回答是對黃帝提問的深入解釋。首先,“八風發邪”指的是自然界中來自八個方向的風可能帶有致病因素,即邪氣。這些邪氣可以侵入人體,成為“經風”,即影響人體經脈的風邪。經脈是氣血運行的通道,邪氣一旦侵入經脈,就會幹擾氣血的正常運行,引發經脈的病變。

其次,“觸五髒”表示這些風邪不僅停留在經脈層麵,還會進一步深入,觸動到人體的五髒。在中醫理論中,五髒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中心,它們的功能正常與否直接關係到人體的健康。風邪觸動五髒,會打破五髒之間的平衡,導致髒腑功能紊亂。

最後,“邪氣發病”是說,當這些邪氣在經脈和五髒中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引發疾病。邪氣會破壞人體的正氣,使人體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從而表現出各種病症。

總的來說,岐伯的這句話強調了自然界中的八風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當風帶有邪氣時,它們會侵入人體,影響經脈和五髒的功能,進而引發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需要注意防範自然界中的不良因素,保持身體的健康。

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

這裏,“四時”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而“勝”可以理解為克製或勝過。

春勝長夏:在五行理論中,春代表木,長夏代表土。木能克製土,所以春勝長夏。

長夏勝冬:長夏屬土,冬屬水。土能克製水,因此長夏勝冬。

冬勝夏:冬屬水,夏屬火。水能克製火,所以冬勝夏。

夏勝秋:夏屬火,秋屬金。火能克製金,因此夏勝秋。

秋勝春:秋屬金,春屬木。金能克製木,所以秋勝春。

這就是所謂的“四時之勝”。這一理論體現了中醫對自然界中四季更替與五行相生相克規律的深刻認識。在中醫看來,人體的健康與自然界的變化密切相關,四季的氣候變化會直接影響人體的髒腑功能和氣血運行。因此,了解並遵循四時之勝的規律,對於保持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長夏”這一概念在中醫理論中具有特殊性。它並不是指一個具體的季節,而是介於夏末和秋初之間的一段時期,通常認為是濕氣最重的時期。在五行中,長夏屬土,與脾相應。脾主運化,負責將食物轉化為營養物質供給全身。因此,在長夏時期,尤其需要注意保護脾髒,防止濕邪侵襲。

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肋;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這段描述是中醫理論中對於自然界的風與人體五髒及其相關部位之間關係的闡釋。具體來說:

東風生於春,病在肝,俞在頸項:

東風:指的是春天的風。春天是萬物複蘇、生機勃勃的季節,與五行中的木相應,而木又與肝相應。

病在肝:春季風氣偏盛,若人體調節不當,容易影響肝髒功能,出現肝風內動的症狀。

俞在頸項:肝經的俞穴(即氣血輸注的部位)主要位於頸項部,故頸項部容易成為肝風影響的部位。

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肋:

南風:指夏天的風。夏天炎熱,與五行中的火相應,而火又與心相應。

病在心:夏季熱氣偏盛,易使心髒受到影響,出現心悸、心煩等症狀。

俞在胸肋:心經的俞穴主要位於胸肋部,故胸肋部是夏季熱邪易影響的部位。

西風生於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西風:指秋天的風。秋天幹燥,與五行中的金相應,而金又與肺相應。

病在肺:秋季燥氣偏盛,易傷肺津,導致幹咳、少痰等症狀。

俞在肩背:肺經的俞穴主要位於肩背部,故肩背部是秋季燥邪易影響的部位。

北風生於冬,病在腎,俞在腰股:

北風:指冬天的風。冬天寒冷,與五行中的水相應,而水又與腎相應。

病在腎:冬季寒氣偏盛,易傷腎陽,導致腰膝酸軟、畏寒等症狀。

俞在腰股:腎經的俞穴主要位於腰股部,故腰股部是冬季寒邪易影響的部位。

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中央:指的是四季交替之時,特別是長夏時期,與五行中的土相應,而土又與脾相應。

病在脾:長夏時期濕氣偏盛,易傷脾陽,導致腹脹、腹瀉等症狀。

俞在脊:脾經的俞穴主要位於脊柱兩側,故脊柱部是長夏濕邪易影響的部位。

這段描述體現了中醫理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即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變化會直接影響人體的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該根據四季的變化來調整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以保持身心的健康。

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髒;秋氣者,病在肩背;冬氣者,病在四肢。

這段描述是中醫理論中對於四季氣候與人體發病部位之間關係的進一步闡釋。它強調了人體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密切聯係,以及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具體來說:

春氣者,病在頭:

春季是萬物複蘇、生機勃勃的季節,氣候漸暖,陽氣上升。人體在春季也容易出現陽氣浮越、上升的趨勢。由於頭為諸陽之會,陽氣容易彙聚於頭部,因此春季時,人體容易出現與頭部相關的疾病,如頭痛、眩暈等。

夏氣者,病在髒:

夏季氣候炎熱,陽氣旺盛。此時,人體陽氣外浮,內部髒腑相對虛弱。如果人體調節不當,過度貪涼或飲食生冷,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導致髒腑功能失調,出現腹瀉、消化不良等內髒疾病。

秋氣者,病在肩背:

秋季氣候幹燥,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此時,人體陽氣也開始收斂,向內部轉移。由於肩背部是陽氣升降的樞紐,因此秋季時,人體容易出現與肩背部相關的疾病,如肩背酸痛、頸椎病等。

冬氣者,病在四肢:

冬季氣候寒冷,陽氣潛藏。此時,人體陽氣內收,四肢末梢血液循環相對較差,容易出現四肢冰冷、關節疼痛等症狀。此外,冬季也是人體儲備能量的時期,如果飲食不當或缺乏運動,容易導致四肢肌肉萎縮、功能減退。

這段描述再次強調了中醫理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體與自然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根據四季氣候的變化來調整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以預防疾病的發生。同時,當出現與季節相關的疾病時,也應該從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入手,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痹厥。

這段描述是中醫理論中對於四季氣候變化與人體易發病症之間關係的總結。它強調了人體健康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密切聯係,以及如何通過觀察和了解這些關係來預防和治療疾病。

具體來說:

春善病鼽衄:

春季氣候漸暖,陽氣上升,風氣偏盛。此時,人體陽氣也開始活躍,但由於冬季的寒氣尚未完全消散,因此人體容易出現陽氣與寒氣相爭的情況。這種相爭容易導致鼻竅不利,出現鼻塞、流涕等症狀。如果陽氣過盛,還可能引發鼻出血(鼽衄)。

仲夏善病胸脅:

仲夏時節,氣候炎熱,陽氣旺盛至極。此時,人體陽氣外浮,內部髒腑相對虛弱。如果受到暑熱邪氣的侵襲,容易導致熱邪內蘊,影響心肺功能。由於胸脅部位與心肺密切相關,因此仲夏時人體容易出現胸脅部位的不適或疼痛。

長夏善病洞泄寒中:

長夏時期,氣候潮濕,濕氣偏盛。濕氣容易困阻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如果飲食不節或起居不慎,容易引發腹瀉(洞泄)等消化係統疾病。此外,濕氣內蘊還可能損傷陽氣,導致體內寒氣過重(寒中),出現腹痛、四肢不溫等症狀。

秋善病風瘧:

秋季氣候幹燥,風氣偏盛。此時,人體陽氣開始收斂,但如果受到風邪的侵襲,容易導致風邪與體內陽氣相爭。這種相爭可能引發瘧疾(風瘧),表現為寒戰高熱、出汗等症狀。

冬善痹厥:

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偏盛。人體陽氣內收,四肢末梢血液循環相對較差。如果受到寒邪的侵襲,容易導致氣血凝滯、經絡不通,從而引發痹症(關節疼痛、僵硬)和厥症(四肢厥冷、無脈等)。

這段描述再次強調了中醫理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體健康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根據四季氣候的變化來調整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以預防疾病的發生。同時,當出現與季節相關的疾病時,也應該從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入手,結合中醫的治療方法,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肋;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這段描述是中醫理論中對於四季養生防病的重要指導原則,它強調了根據季節變化調整生活方式來預防疾病的重要性。具體來說: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

“按蹻”是一種中醫按摩療法,用於舒筋活絡、調和氣血。在冬季,氣候寒冷,人體陽氣內收,此時不宜進行過於強烈的按摩療法,以免擾動陽氣,導致來年春季出現鼻出血(鼽衄)等陽氣浮越的症狀。因此,冬季養生應注重保暖,避免過度刺激身體。

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肋:

春季是陽氣升發的季節,若此時養護得當,則不易出現頸項部位的疾病。頸項與風邪、肝經相關,春季養肝避風,可防頸項病。同樣,仲夏時節陽氣旺盛,若調養適宜,則不易出現胸肋部位的疾病。胸肋與心、肺、肝經相關,仲夏養心調氣,可防胸肋病。

長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風瘧:

長夏時期濕氣重,若飲食起居調適,則不易出現腹瀉(洞泄)和脾胃虛寒(寒中)的症狀。長夏健脾祛濕,可防脾胃病。秋季氣候幹燥,風氣盛,若秋季養生得法,則不易感染瘧疾(風瘧)。秋季養肺潤燥避風,可防風瘧。

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冬季氣候寒冷,若養生得當,則不易出現痹症(關節疼痛、僵硬)和厥症(四肢厥冷、無脈等)。同時,也不會出現完穀不化的腹瀉(飧泄)和異常出汗的症狀。冬季養腎防寒保暖,可防痹厥及飧泄汗出。

這段描述體現了中醫理論中“上工治未病”的思想,即強調預防和調養的重要性。通過根據四季氣候的變化調整生活方式和養生方法,可以有效地預防疾病的發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重順應自然規律,合理安排作息和飲食,以達到養生防病的目的。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此平人脈法也。

這段描述是中醫理論中關於人體精氣與四季健康關係的重要論述。

首先,“夫精者,身之本也”意味著“精”是人體生命的根本和基礎。在中醫理論中,“精”不僅指生殖之精,還包括了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這種物質可以滋養身體,維持生命活動,並且與人的精神狀態、體質強弱、抗病能力等方麵密切相關。

接下來,“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意味著如果一個人能夠很好地養護和儲存自己的精氣,那麼在春天就不容易感染溫熱病。春天是陽氣升發的季節,如果人體內的精氣充足,就能與自然界升發的陽氣相適應,從而抵禦外邪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