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誰動了誰的奶酪?(3 / 3)

探尋答案之旅,其實早在2016年年初就已經開啟。這一年是《楊瀾訪談錄》蛻變的一年,從周播電視欄目轉向某一領域的深入挖掘與報道。而新的出發點,是一部名為《探尋人工智能》紀錄片的策劃與拍攝。

人工智能與楊瀾,這是一個不那麼符合邏輯的概念鏈接。但在總製片人李誌新的眼中,楊瀾的這個選題非常精確。畢業自理工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本應該成為一名電氣工程師,但是這位理工男卻選擇進入了媒體領域,隻因為更喜歡人文。從科學和人文的兩個視角觀察策劃會上的楊瀾,人工智能選題所激發出的創作亢奮,分明是德先生和賽先生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意共舞。隻是這樣的跨界之舞,在《楊瀾訪談錄》用20年時間鋪設的紅毯上,能夠成為楊瀾最佳舞伴的不是明星,不是政治家,而是真正的知識精英,與比爾·蓋茨聊互聯網,與馬雲聊電商,與曹國偉聊微博,與楊致遠和李彥宏聊搜索,與李開複聊語音智能,與張亞勤聊雲計算,與馬斯克聊無人駕駛,記錄他們的思考的動向,其實就是一個時代的方向,而就在與他們的互動中,楊瀾的整合力、領悟力、思考力顯然已經遠遠超越了一個文科生的局限。

記錄一個人和他的時代,不隻是記錄已經發生了什麼,而是即將要發生什麼。沿著知識英雄們提供的路線圖,楊瀾看到的不隻是萬物互聯的互聯網時代,而是在超強的計算能力、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助力下,即將開啟的萬物智能時代。

思想永遠前瞻,轉身即在前沿。但是,楊瀾和她的團隊很快發現,製高點的風光確實很酷,但也確實是高處不勝寒。作為一檔沒有噱頭,隻有價值,欠缺浮誇,寫滿認真的誠意之作,它一開始,就遇到了市場的冷臉。當人工智能項目進入招商的時段,因為播出周期與商業回報的種種問題,廣告讚助方用沉默表示了拒絕。

“1年時間,5個國家,20多座城市,30多個頂尖實驗室,80多位行業專家”,這是《探尋人工智能》紀錄片的“大數據”,而支持這份大數據的資金與費用,直到瀕臨開拍,還沒有一分錢到賬。這讓主管項目商務的李誌新焦慮無比,卻又無計可施。

車馬已動,糧草需要先行。怎麼辦?此刻的楊瀾,發揮了大BOSS的決策力:“我們自己投資!兄弟姐妹們,我們出發!”

自人工智能元年出發,這真的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由於團隊中更多的是女生,李誌新擔負起了大管家的角色。為了節省經費,有境外自駕遊經驗的他自動擔任了義務司機。在美國采訪期間,有次需要從波士頓轉場到紐約拍攝,由於需要拉運大宗的拍攝設備,他租了一輛麵包車,帶領著同事駛上了兩座城市間的高速公路。由於對路況不熟悉,導致在高速路上提前下路,結果反複繞了幾十英裏,才又找到這條高速路的入口。重新上路之後,又發現車快沒油了,於是,到處去找加油的地方,終於找到加油站,才發現加油站一律自助,付費的時候還必須使用專門的銀行卡。好在經過幾番折騰,終於得以正常行進。從波士頓到紐約,本來是4個小時的路程,結果李誌新一行從下午五六點出發,淩晨三點才抵達。

經曆美國高速路的午夜狂奔,當他們與先行抵達紐約的楊瀾會合時,一時間大家都唏噓不已。雖然油費是多消耗了些,幸好一車人都是安全的,也沒有耽誤第二天的工作計劃。

從美洲到歐洲,從歐洲到亞洲,楊瀾帶領著團隊,以探尋者的身份去設計每一個問題。機器真的比人更聰明嗎?有一天我們是否會被他們取代?世界各地的頂尖實驗室裏正在發生些什麼?機器會將人類的智能拓展到什麼樣的邊界?他們是誰?而我們又是誰?楊瀾之問的功能並不體現在科普人工智能,而是成為普羅大眾與人工智能的翻譯者。從現實和倫理的角度解密“智能”技術界麵,關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共同命運。

從頂尖實驗室到頂尖智能研發機構,楊瀾親身體驗到了人工智能誕生60年後的第三次浪潮,那就是人類與機器的互相賦能。智能的能量在商業、生活、藝術領域不斷釋放和升級。會思考的機器,辨認出貓的機器,與人類談情說愛的機器,打敗圍棋大師的機器,搶了人類飯碗的機器。這分明是智能時代諸神的狂歡。隻是到底是狂(瘋狂)多一些,還是歡(歡樂)多一些?在冰涼的智能機器中穿梭,如同穿越自己大腦中的神經元和突觸網絡。如果人工智能改變世界,誰又來改變人工智能?楊瀾的訪談帶著溫厚的悲憫,調度著對麵科學家們的思緒,從自然科學王國神遊至人文哲學的領地。

2016年8月,正值美國大選期間,在哥倫比亞大學,楊瀾采訪了生物學教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人埃裏克·坎德爾。當楊瀾問道:“您擔心超級智能會統治人類嗎?”教授發出了爽朗的笑聲,回答道:“比起超級智能,我更擔心特朗普!”三個月之後,當他聽聞特朗普當選的消息時,是否依然會發出如此的笑聲,還是會像布林格校長一樣沮喪?麵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諾貝爾級別的大腦也會陷入偏見的誤區。

無論亢奮,還是不安,無法改變的是“互聯網+特朗普”時代的來臨,這是智能互聯的時代,是大數據所裹挾的人工智能威力爆炸的時代。借鑒頂尖專家的知識點,借力頂級智能的融合度,楊瀾也在生成著自己的獨立見解,回應著自己心中的那個問題——為什麼聰明的人會預判錯誤?

因為在信息時代,人們更傾向於生活在信息過濾的“氣泡”中,隻接收自己喜歡的信息,而對客觀真相失去認知。在這種情形下,依靠大數據分析的人工智能推送方式推波助瀾,讓公眾輿論有更多可能被政客和商業操縱,從而給民主政治的根基帶來衝擊。在由大數據支撐的信息時代,再度認知並引領這個世界,需要的不是升級自己的聰明,而是通過新的學習去顛覆舊有的邏輯係統。尤其是傳統的知識精英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