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叛賊(1 / 2)

劉玄做夢也想不到,竟然給敵人泅水上來。這在習慣了南方天氣的軍種看來,簡直是不可能的。

這一隊步兵一衝上來,以劉武為首,就展開了激烈的反擊廝殺。

宋軍的步兵對付重騎兵的戰陣本是十分有效的,可是,受到這一隊步兵的衝殺,就來了個措手不及。這些濕淋淋的水人,一跳起來,本是手腳都有些麻木了,所以,更需要猛衝猛打來增強熱量。

那些拿著長鉤子四處勾馬腿的步兵眼看慌了,動作當然不那麼麻利了。正是這一混亂,立即就給了重騎兵換氣的機會。王奎一看到劉武,大吼一聲,頓時振作了精神,劉武也長嘯一聲,算作回應。重騎兵再次成陣,猛烈推進,被圍在中間,本來沒有了用武之地的投石機士兵們,此時,終於有了一展身手的機會。兩翼協同作戰,重騎兵沒有了後顧之憂,威力終於發揮出來。

那是一種壓迫性的力量,宋軍的步兵,再也抵擋不了這樣的陣勢,就如以前遇到金軍的拐子馬一樣,很快開始了大潰退。

劉玄見勢不妙,正要下令收兵,但是,西邊的缺口已經徹底撕開,投石機,已經密密麻麻地開始攻擊城牆上的弓弩手。弓弩手們一時自顧無暇,再也無法兼顧西邊的防守。

對岸的飛將軍,哪裏會錯過這間不容緩的機會?一聲令下,大軍就往陸地上衝過去。這一次的速度,就快多了。

弓弩手們要兼顧,卻根本無法兼顧,一批人剛衝上來,飛將軍的大隊人馬已經衝到城門之下。宋軍的步兵更加無法抵擋,城門一開,就飛速地往回撤退。

忙亂中,便有了潰敗的跡象。飛將軍哪裏容許他們撤退?他喝一聲“殺”,為首的旗兵,舉著巨大的“飛”字大旗,士兵們潮水一般,一鼓作氣就衝殺過去,

劉玄在城頭看得心驚膽顫,那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陣型。為首的,正是飛將軍,騎在高頭大馬上,親自揮舞著長槍,這一次,他拿的是他最趁手的兵器。

在他身前,是一種按照牆式斜坡的隊形推進的隊伍,這支隊伍和重騎兵很有區別,裝備有長矛和劍,但身穿的卻是極其輕薄的鎧甲,排列成八至二十列縱深的密集隊形。側翼用騎兵掩護,裝備有弓箭和鐵矛的輕步兵在隊形的前麵行動。

如此,陣勢正好分成了三個部分組成的橫隊:主力團和左右兩翼。這種隊形就是團隊隊形,將步兵和騎兵混合配置在每個團隊中,可以更好的相互掩護攻擊對方側翼。運用這種隊形,便可以正好地吐出中央突破,把精銳部隊投向兩翼,兩翼得手後,再向敵人的後方合圍。此戰陣,最最適宜的便是用於攻城。是調動兵種最多,協同作戰最強的一種陣法。

宋軍的最大弊病,向來就是以文臣節製武將,要文臣向武將發號施令,如此,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怕的就是武將們功高震主,鬧一個什麼“黃袍加身”,所以,有宋以來,從未有武將能夠成功造反的先例。這樣的情況下,一個武將,要成功調集多兵種協同作戰,毫無二心,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趙德基南渡之後,雖然對於這樣的情況有所改變,但是,他誅殺嶽鵬舉之後,又和金軍簽訂了宋金和議,苟且偷安了這麼一些年,無大的戰事,所以,對於武將的裁汰,又有所防範。

劉玄雖然還有些名氣,但是,比起兄長,相差何止道理計?再要想各兵種協同作戰,更是不能得心應手,眼睜睜地,便看著飛將軍殺將過來。

一時之間,真真是旌旗招展,蔚為壯觀,鋪天蓋地,是他們推進的聲音:“殺殺殺……”

這殺聲,何止是震天動地!

整個泗交鎮,幾乎都顫抖起來,每個人的足下仿佛都在搖晃。城裏的軍民再也沉不住氣了。劉玄站在城牆上,滿頭都是冷汗。這裏囤積著十萬大軍,是趙德基的最後一道防線,泗交鎮完了,趙德基幾乎也就完了,從此,飛將軍將一馬平川地殺到臨安。

而臨安,其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差別懸殊。西部山嶺的主峰與東部的低窪,海拔相差一兩千米,雖然西北、西南部是山區,但是主城區卻是在東南中間的相對低緩的平原地帶,根本不可能有什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防守地帶。所以,當年金軍五千人馬南下,就可以暢行無阻地沿著揚州一帶一直燒殺過來,以至於讓大宋曾經絢爛一時的“春風十裏揚州路”,變成了人煙荒蕪的淒涼之地。

此時,敵人已經兵臨城下,劉玄硬著頭皮,他恨極飛將軍,正是飛將軍的離間之計,讓趙德基誤殺了兄長劉琦,此時,急於要報仇,可是,報仇未遂,反而被飛將軍攻來,自己卻束手無策。

一名侍衛衝上來:“將軍,不好了,飛將軍攻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