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一個人(1 / 2)

他想了想才說:“多謝康大官信任。但此事重大,康大官還請三思。”

康公公嘻嘻一笑:“自家還信不過你?自家半生侍奉官家,在宮裏小心翼翼,見任何人都提防三分,唯和你一見如故,肝膽相照。自家還思慮,此次回京後就著手安排,若能全身而退,就到你海島上,跟你快活度日,煞好,煞好!”

他眉飛色舞,秦大王肅然說:“幸得康大官厚愛。”

康公公又說:“如蒙大王不棄,自家願和大王結拜為兄弟,從此肝膽相照,禍福與共。”

秦大王做夢也不曾想,自己有朝一日會和一個太監結拜什麼“兄弟”,他隻覺得別扭之極,而且康公公的名聲也不好,正是禦史們彈劾的主要對象之一。可是,他本就無甚忠奸之分,見康公公提出,便也慨然允諾:“即是康大官美意,老子又何必推辭?”

康公公見他大意,大喜,二人竟然立即真的動手,點了香蠟紙錢,擺了水酒,歃血為盟,拜了八拜,結為“八拜之交”。

結拜後,康公公吩咐的酒菜上來,一大桌的山珍海味,三杯過後,他醉意熏熏,打開身邊一個三尺見方的大箱子,裏麵金光燦爛,全是金銀珠寶,都是這些年搜刮以及其他文武將領賄賂的。

“大王,你把這口箱子先給我帶回去。”

“沒問題。”

“但脫得身,自家天天與你喝酒吃肉,豈不快活似神仙?”

“哈哈哈,老子十分歡迎你。”

二人觥籌交錯,閑談間,秦大王這才將嶽鵬舉和花溶二人的事情委婉說出。康公公自然沒聽出他是要替嶽鵬舉說好話,但也按照他的意圖,回京後,就向趙德基稟報。

張浚等人回到行宮,已經是七月底了。大勝歸來,朝野震動。這一日,趙德基興致勃勃,宴請當朝首輔張浚和進京述職的一眾武將。作陪的還有三名禦史,趙德基親自向張浚敬酒:“愛卿辛苦了,消除洞庭水寇,解除國家毒瘤。”

“這都是陛下皇恩浩蕩,臣等不敢居功。”

“此次大捷,嶽鵬舉居功至偉,可惜卻不曾回京領賞。”

“嶽太尉眼疾發作,隻能留地靜養,這也是無可奈何。”趙德基好生撫慰一陣,又宣布了賞賜。

宴席之後,趙德基留下張浚單獨麵對。

趙德基問:“愛卿此次回京,內閣怎生處分?”

現在有禦史三人,但這三人都是主戰派,屢次上書趙德基主張北伐。雖然張浚也是主戰派,但對這三人的強硬也很厭惡,早已滋生了更換的心思,聽得官家問起,就說:“這三人不妨另作安排。臣觀病退的秦檜很有可為……”

趙德基這些日子一直在朝中部署另一次的和談,要和金人和談,朝中要是沒有一個秦檜這樣的人,根本就不方便。他思量引進秦檜,但因為各種反對的聲音,一直找不到妥當的理由,現在聽得張浚主動提起,心裏暗喜,卻不動聲色:“秦檜適合麼?”

“秦檜在靖康大難時能保持氣節,又從金國歸來,熟知虜人情偽,而且他老成持重,在士大夫裏很有清譽,非其他吠日之犬可比。臣也聽聞,他近日身子已經恢複,賦閑在家……”

趙德基這才點點頭,但也不明確表態,隻等張浚決策。

張浚等退下,宮人扶了趙德基回到書房,康公公這才躬身進來:“小的參見官家,聖恭萬福。”

趙德基大悅:“你且起來說話。”

康公公起身,趨前一步,低聲笑說:“嶽太尉這次雖不曾納妾,但嶽夫人卻離家出走了?”

趙德基歎一聲:“朕本是一番好意,知他夫妻忠心耿耿,就不忍嶽家絕後,又知溶兒百般皆好,隻是生性醋妒,所以才如此,誰知竟會這樣!說來,朕也是為了她好。”

康公公聽得他這一番大義微言,自然立刻諂媚說:“官家仁厚英明,隻是嶽夫人不懂得婦德。陛下,李巧娘卻是如何處置?”

“既是如此,那就由得她,以後再說。”

“是。”

康公公又說:“小的這一路注意查看,嶽鵬舉實是盡心竭力,平素簡樸,治軍嚴謹。花溶跟著他,也是粗布衣裳,粗茶淡飯。小的聽得軍中一些言語,說花溶早就受不了這樣的粗茶淡飯,之前曾有一段日子,不顧嶽鵬舉三令五申,天天錦衣玉食。而且,嫌棄家裏的飯菜粗陋,根本就不願意呆在家裏,每天都去潭州城裏吃吃喝喝,定做精美的服飾,為此,她和嶽鵬舉多次發生爭吵。所以,這次借口嶽鵬舉納妾,就憤然出走。嶽鵬舉雖然不曾聲張,但小的也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