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軀體化使我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對抗死亡,每分每秒被迫呼吸,跟死神搏鬥,僅存一絲力氣告訴我不能死,我還有使命沒有完成。

兩個尚小的孩子,還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我還有未盡的責任,從看西藏生死書到了解道家生死觀,用完整的三年,認真研究死亡。生死不可逆,我討厭遺憾,我甚至自我意識越來越不受控製,抑製薄弱要通過擴大已知圈來抵抗,這是第一個支撐我活下去的有效辦法。

複雜的抑鬱,焦慮,雙向障礙,藥物維持近兩年,病恥感和自尊心,使我逃避,抵抗,假裝正常。但藥物對我沒什麼效果,醫生幾次建議住院,都被我拒絕了,我不想讓孩子背負有個“精神病媽媽”的標簽,那有可能斷送我未來職場機會。

手抖,腿軟,下不了床,嗜睡,前一秒清醒,一秒秒睡過去,很難醒過來,害怕見人,無意義和麻木,讓我覺得生命快玩兒完了。

我甚至想過這本書,有可能是我在人間留下的一點痕跡,將不再有後續……

但我依然覺得內心那僅存的一丁點不太亮眼的,薄弱的快滅掉的火星,不會輕易滅掉,使命未達。

抑鬱症正在呈上升趨勢,年輕化快速發展,淋過雨的人總想為他人撐傘。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吃苦,吃最苦的苦。那些看過黑暗依然向往光明,身處糟粕依然相信美好,是真善美。我的經曆和存在可以向人們證明,生命的無限可能和生命力的頑強。這個世界,由自己定義。善良會吃虧,但一定值得。人生是長期主義,短期行為可能會有占便宜的暗暗自喜,長期主義也有大智若愚。

宇宙賦予生命的意義是最大可能的發展靈性。我想,這是靈性崛起的時代,而生命的力量來自於愛的能力。

要說到學習愛的能力,嬰兒一定是最好的老師。每個孩子都在教父母“無條件的愛”,他們不說話卻一直默默承受著,付出著,包容著,不把孩子當成孩子,是尊重之道,帶有待客之道對待我們的孩子,是滅欲之道。順人性生活,逆人性成長,尊重成長規律,培養健全人格的孩子,遠比重視分數的家長完,理智。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把期望放在自己身上,把決定孩子人生的主動權還給孩子。家庭不畸形,社會才不會畸形。國之未來才更有希望。

人生在世,是一係列關係的處理和維係,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家庭關係、社會關係等一係列複雜的體係。掌握關係就是掌握命運和機遇。

向死而生,出生那刻起,生命就在以減法的形式不停消耗,你我終將一死,混沌中出生,清醒中離世。死亡,值得認真思考,重新定義,生而為人,不是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是知道自己能做什麼的同時,更清楚不能做什麼,並堅定不移始終堅守。不為生存降低道德底線,是良知也。

願你我,仁者之心愛人,有禮者敬人。

餘生不強求,不刻意,隨性而為,明心見性,懂得愛與被愛,時刻原諒。對世界充滿善念和敬意,對事物充滿好奇和未知,有笑的能力,哭的勇氣,麵對困難不退縮,麵對未知不焦慮。失敗才是人生常態,人生是用來體驗和品嚐的。別撿別人嚼過的口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