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對我來說隻是個不太熟悉的詞。

我認真回憶著那些年,那些片段,除了在認真懂事,就是在更懂事的路上。

童年,對我來說,嚴肅,緊張,一絲不苟,好像一根從未鬆動過的橡皮筋,被崩的死死的,沒有一點彈性。

學校裏,認真爭第一,努力在人群中成為最亮眼的那個人,當不了班級第一,我就做第一批少先隊,第一批三道杠,唯一一個校廣播員,常年霸占班級主持人一職,校三好,區裏演講比賽……不知疲憊的我隻求付出,當然,長大後的我非常感謝那些經曆。

這是我童年最引以為傲,光榮無比的高光時刻,也是我僅有的快樂!

那個年代的我,非常羨慕能“轉學”的孩子,別人是越轉越好,而我,就有點特別了。

我的轉學源於搬家。幼兒園轉學兩次,上小學那年,因為父母離婚,我和我媽淨身出戶,戶口遷回我姥家,那一年,大舅結婚,我姥家用市中心一套樓房換了一套較偏的二樓和一套城鄉結合處的平房,樓房給大舅結婚,而我的戶口也正因這樣的安排,學校從中心小學變成了城鄉結合處的小學。

上中學時,我考上了一所當地知名私立中學,學費也在當年高於普通學校吧,學校讓交預留名額的費用500塊,當時,我媽這錢是從親戚手裏借的,按她的想法是,如果中學被分配到機修廠子弟中學,就想辦法讓我讀私立。

當時知道交了那500塊錢,心裏別提多開心了,我太想上這所學校了,也許是因為通過自己努力考上的,而且也沒花我太大勁,有種可駕馭的自信吧。從小就有點特性的我,喜歡小眾,不太喜歡被分配。

但後來,我並沒能上那所私立中學,而是被分配到另一所公立學校裏,那500塊,不退。得知這個消息後,內心有點失落,對於當年那個小孩,可能是很失落吧!

人有的時候就是很奇怪,就好像買東西,第一感覺喜歡上的東西,很難被代替。當時我媽沒跟我解釋,也沒問過我意見,當然,我也沒有表達內心的渴望和爭取,就這麼默認的,把心裏的失落放在那。

現在的我想想,那個年紀的我從不會為自己爭取什麼,連辯解都不會,對所有的事都很認真,認真到隻會發脾氣,總是感覺到被冤枉,不被理解。那個時候的腦袋裏是混沌的,如果稍微自私一點,至少我會為自己爭取一下,積極表達一下內心的渴望和想法,哪怕最後還是不能去。

可我知道,說了也沒用,我媽大概會說,一個下崗工人,靠打麻將養活我已經很不容易了,分配的那個學校不是最差的,又來雙標我,或是讓我懂事一點,我爸不給撫養費,我們娘倆的生活已經不容易了……

那一年,我媽又給我找了一個繼父,這是她眾多男朋友中,我唯一承認並改口叫“爸”的人,但第一印象並不咋樣。

這件事對後麵的事做了鋪墊,開學後,我依然努力在人群中被看見,值周生,文委,宣傳委……

多年後,一次回學校時,還在校長室的牆上看到我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