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1 / 2)

因為湖廣和江南是最重要的產糧區,所以接下來的實驗,必須要在那邊進行。免得種子是改良好了,卻水土不服。再進行幾年的試驗,想必就可以逐步推廣新品種的水稻了。

至於周敏自己,則將jīng力放在了改良玉米品種上。

現在種植的玉米,剛剛從海外傳入不久,產量雖然比水稻高,但也有限。雖然就算不管他,經過幾十上百年的馴養,玉米習慣了本地土壤,自然也會進化,但是有意識的培育卻能夠減少這種時間。

相較於大張旗鼓的修書定稿,周敏這件事卻是辦得悄無聲息。

她是個習慣了低調的人,做這些事也隻是因為力所能及。而且在周敏看來,自己做的也不是多了不起的事。此番了結了這件事,也算是沒有負了自己當初對宣斌的承諾。

得他庇護這幾年,對齊家來說,的確非常重要。

要得到京城的消息至少要等兩個月。這段時間,齊家山附近表麵上風平làng靜,實際上卻是人心浮動,人人各有思量。

不過這些跟周敏的關係不大,她如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為兒子七斤開蒙這件事上。

周敏的早教很有效果,七斤兩三歲就開始背唐詩,認識各種顏色、水果、家具、動物、植物……同時大抵是遺傳了石頭的動手能力,對拚積木抱著qiáng烈的興趣與熱愛。

不過,開蒙與早教是不一樣的。

雖然周敏不是很希望兒子被這個時代的填鴨式教育荼毒,但她更知道,這就是目前的主流思想,至少在百年內無可改變。既然如此,就不能把兒子養得太另類。

她直接把孩子送去了四位先生那裏。

他們反正書已經編完了,等結果也等得心浮氣躁,找點事qíng做也好。

周敏的要求就一個,要嚴格。她對七斤的要求是,至少考個秀才回來,舉人更好,之後就隨他想做什麼。所以在打基礎的時候,一定不能心軟。誰讓他將來是要頂門立戶的那個呢?歸去園偌大產業,得有點能耐才能夠守得住。

按照周敏和石頭的想法,都不願意再生,也就是說七斤連可以幫襯的人都沒有,必須要自己努力。

結果才把孩子送過去幾天,四位先生就派人過來把她請過去了。

“你想讓我們教他什麼?”唐七叔問。

周敏一臉莫名,“開蒙啊,別人怎麼學他也怎麼學。四位先生難不成鑽研經典的時間久了,忘了怎麼給孩子啟蒙?”

“說什麼混話?”鄭先生笑罵道,“問題是小孩子開蒙,無非就是背誦三百千、韻書之類,同時開始學字,但這些你兒子都學會了呀!我們幾個商量了半天,竟不知還有什麼能教他的了。他才不到四歲,這時候就講四書五經,也太為難人了些。也不知你平日裏是怎麼教的,我們若隨便來,反倒怕耽誤了他。”

“平時就是早晚得空教一教啊,七斤對這些很感興趣,學得也快。”周敏有些好笑,但也很驕傲,“因為是零碎著學的,我倒沒想到他已經學了那麼多了。”

她低頭想了想,道,“這樣吧,如今講經典有些早了,就請幾位先生給他講講史書吧,也不必講那些嚴肅的正史,就多說名人的逸聞趣事,多背幾首詩,讓他追慕一番先賢遺風,開拓一下眼界。也不必拘束哪一章哪一節,如何?”

“這倒不錯。”有一肚子故事在肚子裏的秦先生含笑點頭,同時有些驚訝地打量周敏,“我今日才知道,在教書育人之上,敏丫頭倒比我qiáng得多!”

“您這話我可不敢當。”周敏道,“我這也就是瞎胡鬧,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