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開始遠颺(1 / 2)

季染會故意用一個比較緩慢的速度,一點一點的去教她們做事情,然後她會觀察看誰是真正想學的人,再在相處的過程中去感受,誰是真正會留下來的人,誰的性格決定了她對公司的忠誠度更高等等,再決定教多教少。

剪年學東西的速度很快,季染發下去的資料,她總是最快背好的那個。她背完資料沒事幹了,就會去煩季染,看看季染在做什麼事,有沒有她可以幫得上忙的地方。

剪年本來就是季染重點栽培的對象,現在見她工作上適應得很好,既然也很樂意教她。

雖說三個新人都是一起進的公司,但是剪年長時間呆在季染的辦公室裏,學到的東西當然就更多了,其它兩個新人就在兩個挨著的隔間裏,默默的背資料,間或接受抽查,結果背得不夠熟悉,被季染教訓一頓。

雖說三人的起步一致,但是現在已經分化成兩個世界的人了。

白萍見了,偶爾會去找那兩個新人聊幾句天,不經意的就泄露出來一個信息道:“季染和剪年的關係可真好啊,不愧是同學呢。”

人最見不得什麼呢?

就是不公平對待。

白萍一句話,就讓新來的兩個人對剪年有了看法,想著剪年靠關係進公司裏來也就算了,還這麼明目張膽的天天和主管膩在一起,好處都被她一個人占盡了,她倆卻隻能挨罵,自然對剪年更是萬般看不順眼,對她的態度也就變得又冷又差。

剪年特別分得清同事和朋友的區別,所以兩個同事說話衝也罷,對她愛答不理也罷,她雖然摸不著頭腦,可也隻覺得她們的性格不太好相處,並沒往深的想,也沒往心裏去。

畢竟要適應一份新工作本身就很累,更何況剪年還沒有專業優勢,完全是一個新的啟航,她有太多的東西要學了,完全沒時間去介意同事們對她的態度問題。

剪年在跟季染學習的過程中,最常問的就是關於“客戶開發的要領”。

季染的客戶主要是以公司為主,這兩年她一直致力於開發各大企業的境外遊項目,現在手上有好幾家福利比較好的大企業,每年都要分批次組織員工境外遊,那就是她最主要的業績來源了。

剪年聞言,若有所思的說:“大企業我接觸得太少了,不是很了解,也沒有辦法一擊拿下,我還是從中小型企業做起吧。”

季染聽剪年那樣說就覺得她很有膽量,一般的應屆畢業生在聽聞要開發的客戶是企業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臣妾做不到”,第二反應就是“我還是先拉個人散單吧”。

剪年的反應也正是季染當初才進入這一行的時候的第一想法,從小做到大,但是企業單一定是最主要的。

剪年在拉業務這件事上完全是一個新丁,但她有一個很大的優勢。

剪彥斌和剪彥武都是做生意的人,她從小耳濡目染的全都是生意經,也參加過很多次中小型企業老板們的飯局,大約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喜歡聊什麼樣的話題。

剪年至少在見到這些老板的時候,是不會緊張的,她還能和他們找到共同語言,至少可以一聊。

剪年若是再利用上身邊的關係,她能接觸到的中小企業老板不在少數,如果她準備得足夠充分的話,在那麼大一池子魚裏打撈上來幾個應該不是問題。

她相信,最難做的就是第一單,一旦打開了簽約的大門,就隻會越做越好了。

和剪年同期進來的兩個新人,就連業務的邊角都還沒摸到的時候,剪年已經在跟季染學習怎麼做出有吸引力的方案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十二月份,在之前的三個月裏,剪年一直跟在季染的身邊用心學習,以助理的身份陪著季染跑了好多次客戶那邊。

剪年已經知道了從談單到簽約的整個流程都是怎麼運作的,也知道了旅遊的旺季已經過去了,今年的業績差不多已成定局,大家都在蓄勢待發的準備著農曆年前的那一波旅行熱了。

【業績都是以陽曆年時間為截止期】

剪年卻跟季染申請道:“我想試試在這個月內簽個單子。”

季染知道剪年所謂的“簽個單子”一定是企業單,這對一個新人來說難度很大,別說是在最冷淡的十二月簽單了,就算是在旺季的長假甚至是暑假裏都不見得能簽約成功。

季染雖然心知肚明,這單的難度會很大,剪年很有可能會失敗,可她麵上還是持鼓勵的態度,讓剪年有困難就來找她商量,每天都要和她報告進展,她好幫忙把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