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抽絲剝繭(2 / 2)

搖了搖腦袋,拚命的想忘卻那個名字,至少,不要再讓它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婦人歎氣:“這個世子,真是胡鬧,一點都不像王爺那般穩重,隻會教姑娘們一些離經叛道之事。要我看,這王府,再這般胡鬧下去,終究是要出事的。”

“能出什麼事?”小丫鬟嘴快,即便是母親也是不饒:“公子現在已經繼承了爵位,是現任的南王。而且如今的太後娘娘就是咱們府中的大小姐。這等關係,還用怕何人?”

小丫鬟說話的口氣不小,而且有種自以為傲的高傲感,不知怎麼的,我忽然想起以前電視劇中調侃時說的一句話:“寧做宰相下人,不做五品官員。”

婦人搖頭,不過這卻不是我關心的,比起什麼南王,白王之流,我更感興趣的,是當年婦人看到的究竟是誰?

可能是我目光灼熱,一直盯著她的臉,縱然是雙目失明,婦人還是有了一絲覺察。又接著說起:

“那位神醫啊,要我說不像道姑,不過二八年華的姑娘,卻會一身驚人的本事呢。偏偏又長得俊俏極了,就連冠絕天下的王妃,見了也有幾絲遜色呢。”

說著,她又緊鎖眉頭,納悶道:“今日姑娘說起來,我才想起來,您口中這個人的容貌,跟我二十年前見的那位,除了穿戴,別的竟是一模一樣呢。”

說罷,又自嘲道:“不過也不可能,哪有人二十年前跟二十年後是一個樣子的。那除非是老妖精了。聽姑娘說這位碧菡姑娘如今在府裏十分得寵,那估摸是不是那位神仙道姑的後人。再者,世子就喜愛這些美貌的姑娘,想必天下極美的絕色,相貌差別都不大吧。”

婦人這麼想是應當,因為曆史的局限性,她覺得人的容顏不可能終身不變,可是,我的心卻了如明鏡。

那位二十年前的神醫道姑,正是如今的碧菡姑娘。

找了個理由,我便從婦人的住處走出,見外麵天色不好,而她麵露痛楚之色,可能是以前受過什麼舊傷。幹脆就讓小丫鬟留在屋內,我獨自回房。

這一路上,我腦中百轉千回,一會兒想起從什刹海中起來見到那位神仙安王時的情景,再和現在坐在朝堂之上的安王齊睿相比較,除了性格的差異,明明是一模一樣,哪裏會想到一個前世一個是後世?一會兒又想到初遇碧菡時,她穿著一襲紫紗對我美目盼兮時的樣子,明明不過二八年華的美妙佳人,怎麼轉眼成了天山童姥了?

想起白玉堂口口聲聲要娶我為妻,可眼中的那一絲戲謔與不屑卻不是裝的,明眼人都看的出,莫說如今我已經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民女。就算如今我仍然是成府的千金,那又如何?當今太後是白家的長女,安王為表兄。他白玉堂占著青州,富可敵國,又有何畏懼?又可比勉強自己來娶我這樣一個惡名彰顯,不討喜的女人呢?

……

想不通,無論如何都想不通。二十年前碧菡來白府是機緣巧合還是有所預謀?安王為什麼說隻有我才能化解大軒的災難?安王娶我為了穩固朝綱,可白玉堂娶我又是為了什麼?而且,碧菡又為什麼一定要他娶我為妻?

越來越多的謎團緊湊一塊,我發現我來找小丫鬟的娘親根本就是個錯誤,不斷什麼也沒解開,反倒讓我心中的謎團越來越多。

唯一一個可疑確定的,就是,碧菡與白家的淵源不淺,我一定要防著點這個女人。畢竟人家比我多出來的八十年的飯,不是白吃的。

“滴”一絲涼意忽然湧上,我不自覺的打了個冷顫,而後才後知後覺的看出,天上不知何時竟然滴起了雨滴。

六月天如同孩子臉,此話果真不假,雖然在屋子內時天色有些陰沉,但出來時明明太陽才又露了個頭,不過這一會兒,就下起雨了。

雖說這雨細如牛毛,可我身上穿的卻是京中拿回來的錦緞,最禁不住髒。以前聽小雯說這種布料是一尺布一兩金時,我還笑話那京中的夫人們何不幹脆將金字墜在身上以彰顯身份。同時心底也是暗罵:敗家子!

如今,我可不想這金字由於我的疏忽就這麼流失掉。畢竟若是日後囊中羞澀,這衣服還能抵點銀錢使使呢!

可縱觀身邊,都是花草樹木,萬紫千紅,妖豔動人。尤為這梨花,開的最為繁盛。環顧四周,隻有遠處隱隱可見一處青色屋簷,我眼前一亮,順著便一路小跑過去。

在以後的很多年,每每想起當日,心中總是唏噓不已,究竟命運是不是在一早就為我們每個人都做出的安排,不由得你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