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選擇與被選擇?(2 / 3)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後來發生的事幾乎與克裏所描述的戰略思路條條相悖。隨著特朗普的上台,在“美國優先”的叫囂中,中美關係,特別是貿易關係急劇惡化,給兩國乃至全球經濟帶來巨大傷害。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退出《巴黎協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退出《中導條約》……美國正在破壞它曾經領導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而且是用一種任性的、衝動的方式來做決策。作為國家領導人,其核心能力之一,是找到解決問題的共同基礎,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痛苦。其實,我所了解的情況是,真正困擾許多美國人的,不是特朗普有多麼不靠譜,而是,這麼不靠譜的總統,怎麼會被美國人選出來呢?

蕭伯納曾經說過:“一個理智的人選擇改變自己適應環境,一個不那麼理智的人要改變環境來適應自己。曆史是由後一種人創造的。”要改變環境,談何容易。2012年中國建築師王澍因為寧波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設計,獲得建築界的最高獎普利茲克獎。在這個全國宛若一個嘈雜的大工地的城鎮化時代,當人們興高采烈地把座座古鎮拆成“褪了毛的雞”,當無數的城市用“小曼哈頓”之類的概念定義新區的時候,他提出想以200多萬個舊瓦片和40多種尺寸的磚頭建造這個博物館。“在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中心,你憑什麼用這麼舊這麼髒的材料?你什麼意思?!”當地官員曾經這樣咆哮著質問他。王澍回答說:“因為這是一個沒有回憶的地方。我希望用這種方式把時間和回憶找回來。”他不能接受一個托詞,就是建築師隻是一個技術活兒,隻要讓甲方滿意就行了。有人對他說,我很想成為你那樣的設計師,等我掙了足夠多的錢,我要變成你。王澍冷冷地說:“那時候你已經染了一手的習氣,改不回來了。”他希望用建築喚醒記憶,讓人們想起來,原來我們曾經那麼有情趣,我們曾經那麼在乎風景。能不能讓破碎的文化以一種新的、鮮活的方式活下去?我當時正在準備采訪伊拉克裔的英國女建築師紮哈·哈迪德,就問王澍想問她什麼。他說:“如果不用曲線紮哈怎麼做設計?”中國人用“曲直”表達對世界的看法,她想表達什麼?

“我想讓建築流動起來!物理學對粒子的研究發現,在沒有重力的情況下,物體是如何移動的,而移動又是如何影響了結構。這讓我腦洞大開。我對現代舞和中國書法也很感興趣,因為它們也是流動的藝術。”紮哈一談起她的理念就很興奮。她和王澍一樣,都不喜歡工業化千篇一律的東西,但她認為現代化的城市如紐約,也有它的美,那是由猶如森林的建築物層次表達出來的。那麼,對直線和直角怎麼看?“在我看來,90度也是360度的一部分。”她對自然景觀的錯落很感興趣,所以在設計廣州歌劇院時,她受到太湖石的啟發,把劇院設計成兩塊珠江邊的巨石,一白一黑,體現出岩石的結構和水對岩石的改變。同樣作為普利茲克獎的得主,紮哈和王澍一樣,因為超前的思想,大膽打破傳統,和不妥協的個性,忍受了多年的寂寞,直到41歲才第一次把設計變為建築,是一個消防站!以至於當有記者問她如此受歡迎是否很幸運時,她斬釘截鐵地回答:“不!因為我花了數倍於他人的力氣。我沒有一天放過自己。”她說自己的夢想是有朝一日在祖國伊拉克做建築,但她發現,家園已經被戰火粉碎,兒時的記憶永遠失落了。采訪時她說自己還想幹上30年。但四年後的2016年,她在倫敦因心髒病去世。

你會選擇去碰讓你害怕的東西嗎?李安會。他說自己選擇拍攝《臥虎藏龍》《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時候都很害怕,因為觸碰到曆史的禁區,因為挑戰人性的邊緣,因為把觀眾帶到黑暗裏去經曆考驗。但越是害怕,越想把它拍出來,用電影的方式,把那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情拍出來。而我們作為觀眾情願跟隨他去冒險。當你看了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願意相信哪個故事,是與老虎相伴的奇幻之旅,還是血腥的吃人慘劇?有時我們因為看見而相信,也有時,我們是因為相信而看見。選擇相信哪個故事,讓我們有機會窺見自己心靈的角落。“那你選擇相信哪個故事?”我問李安。他遲疑了一下說,他兩個都不完全信,而且在拍攝過程中竭盡所能讓兩個故事都有足夠的說服力。“每個人都有詮釋的權利。道家講,世界的真相,由虛生實。我們碰到的,看到的,隻要是色相的東西,其實就是一麵鏡子,讓我們看見自己。”戲是殘酷的戲,但做戲的心腸是慈悲的。李安說,他為自己能選擇做那些讓他害怕的電影,而感到驕傲。

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道盡選擇的困惑。

黃色的林子裏有兩條路

很遺憾我無法同時選擇兩者

身在旅途的我久久站立

對著其中一條極目眺望

直到它蜿蜒拐進遠處的樹叢

我選擇了另外的一條,天經地義

也許更為誘人

因為它充滿荊棘,需要開拓

然而這樣的路過

並未引起太大的改變

那天清晨這兩條小路一起靜臥在

無人踩過的樹葉叢中

哦,我把另一條路留給了明天!

明知路連著路

我不知是否該回頭

我將輕輕歎息,敘述這一切

許多許多年以後

林子裏有兩條路,我

選擇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條

它改變了我的一生

樹林中有一個岔路,一旦選擇……

我選較少有人走的路

好消息是,如果你有明確的方向,那麼即使在不同的階段選擇了不同的路徑,不管走了多少彎路或冤枉路,甚至生生開出一條路來,你還是有機會接近自己的目標。中國人說,殊途同歸,那是命運給不墮信念、不懈努力的人們的一份驚喜。

“在這個極速變幻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尋找所謂機遇的風口。但是,對於《楊瀾訪談錄》而言,更重要的不是找到風口,而是在風中保持自己的風度。”

你選擇相信哪一個故事?

“她回顧自己的曆程,出人意料地坦言自己在小布什總統的任期內,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及美國國務卿時,那些重要而難忘的時刻。她的自傳反映了美國外交政策的抉擇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隻有複雜與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