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破例,眾口不一(1 / 2)

第一百八十五章破例,眾口不一

朝臣揣摩不準聖意,但皇上卻十分了解朝臣。

而且,今天楚天擎也破天荒的站在了議政殿上。

皇上看到站在首排首位的楚天擎,不禁皺了皺眉頭。

“臣有事啟奏。”早朝上,一位元老級的大臣站了出來:“皇上,如今西涼邊關軍情告急,百姓流離失所,臣認為應及時讓戶部調配所需,再由當地府縣分發給百姓,以幫助百姓度過難關。”

不單是西涼,包括南唐的邊關每次有戰事,大多百姓都要背井離鄉躲避戰亂,尤其以西涼邊陲最為嚴重。

越靠近西月關越是苦寒之地,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躲避禍事的百姓甚至刨樹根、啃樹皮來充饑。

當地府縣的父母官雖然也會開倉放糧,但卻僅僅隻是一小部分,這對大批逃難的難民來說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想要幫助這些逃難的百姓,隻有由朝廷調配,大批量的開倉救濟才行。但是……

曆來朝廷救濟賑災,從負責此事的京官到省級再到府衙,層層過篩,層層剝削,最後還是會中飽私囊,並且屢禁不止。

因此,救濟難民、撥款放糧,選派誰去主管此事才是最令人難以抉擇的。

上官桀因為家中的事告假,刑部尚書裴正又因為江遠真的事脫不開身,剩下的幾個心腹大臣也各司其責。

“皇上,此事一直是由戶部主張。”

聽聞此話,戶部尚書站了出來誠惶誠恐的道:“皇上,戶部掌管著天曆疆土田地、戶籍賦稅、糧餉財政,但人少事多,隻有微臣和二位侍郎主事,巡官和倉部人數皆不足。”

戶部尚書最清楚這裏麵的貓膩,救濟難民的銀子是從戶部撥出,但要經過無數人之手,這其中的哪個起了貪念中飽私囊都是保不齊的。

而且這種事向來是層層剝削、官官相護,萬一真出了事,沾上點邊的人都要受牽連,輕則降職罰俸,重則問罪,所以最好是能躲就躲。

“皇上,不如直接將救濟難民的糧款護送至西月關,交給夏將軍或武定侯,這樣就可省去官員之間的接手,既省時又省力。”

“可是從本朝開始並沒有這個先例。”元老級的老大臣反駁道。

“武定侯如何?”皇上也不想把這件事交給夏衛君,至於武定侯倒是還可以考慮。

沒有先例也沒關係,規矩是先祖皇帝定的,先祖皇帝是老祖宗,老祖宗是天子,天子就是皇帝。

皇上的話就是聖旨,聖旨就是規矩,有了第一次破了先例,以後就形成了所謂的規矩。

楚天擎老神在在的站在自己的位置,這次並沒有出聲製止。

因為兵權,皇上要除掉夏家,自然也不會讓夏衛君染指救濟糧款,這未免不是好事。

交給武定侯?

楚天擎看了皇上一眼,他就等著看最後皇上該如何收場。

“傳朕的旨意,救濟難民的糧款即日起由戶部清點,護送至西月關交給武定侯,責成武定侯發放給難民。”

“臣領旨。”戶部尚書領了旨。

救濟難民是群臣首要擔心的,難民的事解決了,接下來還有皇上的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