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兩個兒子(2 / 3)

從公子到大爺,難道隻是歲月的變遷?

他不禁低下頭,在水仙的清水白石裏,看見自己的倒影,一張滄桑的臉,泯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裏,除了個子稍高,再也沒有任何足以引起別人注意的地方。

他反倒笑起來,覺得欣慰。

然後捧了一盆水仙就走。

長街的盡頭,是一間非常清雅的小院落。大隱隱於市,這是他的落腳點,就在臨安城裏,卻沒有任何人知道。

所有人,都叫他“爺”。

武乞邁匆匆地進來,關了門,低聲說:“爺,東西已經托人送去皇宮了。”

“能送到韋太後的手裏?”

“能。”

他一笑,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

灰色的袍子,古舊的沉木椅子,窗明幾淨,春暖花開,一切都像早已熟悉,仿佛自己是這裏的主人。

一杯香片,一盞茶香,雖非鈞窯的茶盞,但是,古拙裏,卻真有那麼一點子的雅興。他端起來,喝了一口,熱流浸入心底,這才慢慢放下,“好,你們隨時把韋太後的消息帶回來。”

“是。”

這時,忽然想起秦大王!

想起秦大王千裏迢迢替自己送來的一大箱子“綠帽子”。

不料自己今日竟然是故技重施,隻是送帽子的對象變了——變成了趙德基。

自己給他送來兩個一半金人血統的私生弟弟。

趙德基收到會是怎樣的表情?

韋太後回歸後,為了遮醜,史官不惜大肆篡改,將她的年齡都改大了二十歲,變成了她被俘時已經是六旬老嫗。如此,哪個男子會去蹂躪一個老太婆?

但是,韋太後此際都不到六旬年齡,還差得遠。

她不但有洗衣院淪為軍妓的不堪經曆,更有兩個金人兒子,鐵證如山。

這對趙德基的殺傷力會如何他不知道,但是對於韋太後的殺傷力,卻是絕對可以想象的。趙德基號稱侍母至孝,所以,倒要看看這個孝子到底有多孝順。

他哈哈大笑,又自言自語:“媽的,我怎麼也變成秦大王這廝一般無恥了!”

殊不知,做無恥的人,真是比正人君子要爽多了。

太後的寢宮。

韋太後回歸後,在寢宮設立了佛堂,天天念經拜佛,對外並不理會世事,對兒子的一切,也很少過問。因為在北國洗衣院的慘痛經曆,她變得非常膽小,就連其他妃嬪來請安,她一段時間,也非常惴惴不安。

但是,吳金奴和張鶯鶯還是堅持來請安。

久而久之,她對這兩個兒媳婦,便逐漸滋生了信任和好感。一些話,也慢慢地願意對她們說了。尤其是吳金奴,多年的宮廷生活,早已磨練成精,而且,見慣了陛下的無恥和刻薄嘴臉,反而稍微滋生了一絲慈悲的情懷。在宮裏上下,更保持著一種大度的態度。韋太後回歸,她不僅經常來請安,而且為了不讓太後感到失落,更將自己娘家哥哥的女兒,主動做主嫁給韋太後娘家的兄弟,與之聯姻。因此,在皇宮裏,她已經成為太後最信任的人。

這一日,她正在佛堂念經小憩,一名宮女進來,拿著一樣東西:“太後,這是有人叫奴婢轉交給你的……”

韋太後慢慢睜開眼睛,但見宮女手裏拿著一個不起眼的包裹。

“是什麼?誰人轉交的?”

“奴婢也不知道。今日禦膳房的人出去取菜,人家叫她們轉交的,說務必要送到太後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