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他的地盤(1 / 2)

花溶一怔,卻依舊和顏悅色:“好的,我隻買了些零碎,才花了100貫,剩下的600貫,我都給你。”

“不用,你留著,我再想辦法。”

“你能想什麼辦法?我一個人哪裏用得了這麼多錢?家裏米糧都有,我也不需要買什麼。”

“不行,你得留下一百貫零用。”

“真的不用,我沒什麼花錢的地方。”她見丈夫堅持,便說,“這樣吧,我留五十貫就足夠了。反正要不了半月,你還有薪餉下發。”

嶽鵬舉長歎一聲:“苦了十七姐。”

她不經意地去端茶,趁勢撥開了他的手,微笑說:“你渴了麼?喝杯涼茶吧。天氣炎熱。楊麼軍有無動靜,還有多久才能拿下?”

嶽鵬舉擦擦額頭上的汗水,接過涼茶喝了一口,說:“我在靜待最好的時機,也許,等辦了巧娘這件事情,就是我們的機會到了。”

她拿起旁邊的蒲扇給他扇風,說:“嗬嗬,那要不了多久了。”

“十七姐,你也累了,早點歇著吧。”

“嗯。你眼疾不愈,早點歇著,我再看會兒書。”

“好的。那我先去睡了。”

這一夜,花溶一直在書房靜坐。到半夜時,嶽鵬舉睜開眼睛,發現她也沒有回來。

張浚在軍營督師,粗時,水陸兩路戰勝楊麼的消息著實令他興奮了一陣子,忙著為有功將士們頒獎,鬧熱一陣。但接下來,嶽鵬舉卻再無動靜,也不發起任何進攻,也無任何軍事行動。

他不時詢問嶽鵬舉,但嶽鵬舉卻沒有明確的總攻時間表。他進士出身,如今身為朝廷宰輔,文尊武卑,他自然不願意天天去向嶽鵬舉問詢,但很樂意召見嶽鵬舉屬下一眾文士幕僚。李若虛、薛弼、孫革等文士都成了他的座上賓,但是,他們也不能給他更多的軍情。

一天,張浚和荊湖南路的主要官員等一起喝著消暑的酸梅湯,一邊議論軍情。兩名士兵站在他旁邊,專門替他打扇,他還是滿頭大汗,就說:“天氣太熱了,真是受不了。我到此督師月餘,卻不見破敵的要領,真是如墜五裏霧中。”

那時,許多將領為要挾朝廷多撥付錢糧兵馬,每每軍情緊急時,故意按兵不發,知州徐毅懷疑嶽鵬舉也是擁兵頑敵,有點疑神疑鬼,就趁機說:“下官以為,不妨請嶽相公明示。”

正說話間,有吏胥進來稟報,說有禦前金字牌遞到聖旨。原來是皇帝趙德基的手詔命令張浚回臨安,商討秋防的事宜。金軍習慣在秋高馬肥的季節攻宋,多年習慣,稱為“秋圍”,趙德基被金兀術大軍嚇破了膽,見夏天已過一半,就急切地要布置防備金軍的進攻。他認為如果楊麼軍一時不能平定,就等來年再說。

張浚將手詔出示給薛弼等人,薛弼憂心忡忡地說:“如今荊湖周圍大旱、大兵、大火,到秋後恐怕錢糧無以為繼。此回張相公和嶽相公親征湖湘,切恐不宜無功而返。大旱之後,本路百姓必是艱難,明年再來,唯恐錢糧無以供給,張相公不如召嶽相公前來,看他是何安排。”

張浚聽得有禮,立刻召嶽鵬舉來都督行府商議軍情。

嶽鵬舉帶著下屬主要將領張弦、王貴、於鵬等來到都督行府,張浚和眾人寒暄一番坐定,將趙德基的手昭出示,開門見山就說:“聖上教自家及早回行朝,以布置秋防事宜。不知嶽太尉決戰水寇,可有勝算?”

嶽鵬舉從袖子裏取出一張大地圖攤在前麵的書案上,說:“此是下官和眾將領一起商議所得,恭請張相公一閱,這就是成算。”

張浚一看,隻見地圖上用墨線勾畫出很多山水,包括青草湖,還標出了楊麼軍所剩下的三十三個寨柵的方位。他看不出這到底算什麼成算,但又不願意表示自己不明白,以免被這些武將輕視,就說:“我看楊麼雖然大敗,但老巢深厚,不見得就有可乘之機。嶽太尉不如暫且收兵,安排大江上遊的防備,待來年秋冬再大舉進攻。如此,自家也必須回朝奉命。”

嶽鵬舉說:“何需來年,煩請張相公為下官多留一些時日,嶽鵬舉當在八日之內破水寇,必不耽誤張相公回朝。”

張浚聽後大吃一驚,問道:“嶽太尉肯定不是許下大言?”

李若虛忍不住說:“嶽太尉早已和自家們商議周全,張相公需知,嶽太尉從來不是大言不慚之人。”

嶽鵬舉解釋說:“下官以水寇攻水寇,必是成功。”

他將自己的計劃簡單講了一遍,張浚聽得半信半疑,說:“既是如此,我便暫留潭州半月,看嶽太尉和眾將士破敵。”

嶽鵬舉鎮定自若說:“請除去來去之日,在八日之內,下官必當獻上楊麼、鍾子義於都督行府。在此期間,下官還當邀請各位大人參加一場小小的宴席。”

“哦?什麼宴席?”

“一場簡單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