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你要改嫁(1 / 2)

他擺擺手,上前一步,大聲道:“秦尚城,你如此本領,本王就封你個團練使,帶一支兵馬,再賞賜黃金一錠。也歡迎四方有誌之士來為國家效力……”

本朝武將最低為從九品,“團練使”已經是個從五品了。眾人聽得九王爺如此厚賞,人群裏發出“啊”的一聲,無不欣羨。一個個摩拳擦掌,隻覺得這次投軍,真的會走上一條封妻蔭子之光明仕途。

秦大王不經意看去,見花溶強自鎮定,卻臉色煞白,緊張地看著自己,他原本還待要鬧,卻隻得強行壓抑住心中的憤怒,嘿嘿笑一聲:“老子不耐煩被束縛,可幹不了這廝鳥活兒,無官一身輕,隻要金子不要官……”說罷,竟然提了大刀轉身就走。

人群裏爆發出一陣惋惜之聲,九王爺本是大為不悅,見眾人眼巴巴望著自己,倒立刻心生一計:“各位好漢,今日大家不妨比試一場,若有武功高強者,本王照樣厚賞……”

眾人大喜過望,立刻去準備比賽事宜。

花溶大大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手心裏全是汗水,連弓箭都被捏得發燙了。所幸眾人精力都集中到比賽上去了,也無人注意。

她悄然轉身就往回走,快到自己的宿舍時,隻見秦大王靠在一棵千年古槐旁邊,死死地瞪著自己。

她心裏一慌,卻毫不在意的樣子,根本沒看他,大步流星地走進了旁邊的飯堂,這裏,已經開始供應早點,軍營的一天,正式開始了。

秦大王早已明白,她絕非在開玩笑,待要怎樣,卻又不知該怎樣,下意識地握緊大刀,但見她遠去的背影那樣單薄,甚至帶了一絲驚恐,心裏又酸又苦。隻靠在大樹上,揪下一塊樹皮啃一口,心裏更是澀得厲害。

二帝被押解到金國的消息已經傳開。

這幾天,花溶忽然發現應天府前所未有的熱鬧起來,天天都有絡繹不絕的地方大員,名門望族送錢送糧送軍馬上門。她初時非常高興,如果勢力日益壯大,那麼,收複河山,驅逐金人也不是不可能。可是,接下來兩天,就發現隱隱有些微妙起來,因為,當地大員除了這些,還陸續送來不少女子,甚至好些都是名門千金。

她這才意識到,如今國家無主,九王爺是要登基為帝了。

果然,連續三日,都有朝臣前來勸說,內容無一不是叫九王爺趕緊登基的,說的照例是“國不可一日無主”之類的大道理。

九王爺卻堅辭不受,說父兄皆在異地受苦,父兄一天不救回來,自己就一天不敢貿然登基。

這天,傀儡皇帝張邦昌親自帶了大宋皇帝印章來到應天。原來,張邦昌雖做了漢奸,但他終究膽小,知道金人利用自己,現在金人一撤,大宋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剝其皮,便主動放棄皇帝寶座,將一應物事帶到應天向九王爺請罪。

張邦昌跪在下麵:“國不可一日無主!罪臣張邦昌特請王爺早登大位。”

“父兄不歸,本王不敢繼位。”

一邊的汪伯顏立刻道:“王爺仁孝,天下皆知。可是,這‘孝’分兩種,一種是對親人的孝悌,一種是對天下人的孝,後者才是大愛,對天下負責,願王爺顧全大局,早日登基,以振我大宋聲威,好令民眾歸心。再說,孟太後也有親筆詔書,令王爺繼位……”

孟太後是唯一漏網的老太後,因為住在城外念經拜佛躲過這一劫。

汪伯顏這一席話很有說服力,群臣屆紛紛附和,至此,九王爺終於點頭首肯,群臣大喜,立刻開始籌劃起登基儀式來。

經過一眾老臣商討,五月初一是黃道節日,就定在這一天登基。於是,應天府夜夜燈火,商議起九王爺的登基大事來。

張邦昌不僅帶來了各種財物,更給九王爺帶來幾名出色的美女,加上以前汪伯顏等所獻,九王爺的後宮便有了吳金奴、張鶯鶯、劉玉珠、潘瑛瑛等主要的幾名妃嬪。因是各路大員所獻,九王爺自然得賣這些麵子,因此,將眾女都暫封夫人。說是等登基之後,再封名號。

花溶見九王爺妃嬪越納越多。心底裏倒越來越高興,而且九王爺因為忙碌,這些天甚至都沒召見過她,她便放心地賣力訓練新兵,打算等嶽鵬舉一回來,無論如何,都跟他一起離開。

再說秦尚城,那天受了刺激,也不再去軍營操練。九王爺派人送來10兩金子,他也不推辭,拿了就公然大搖大擺到城裏買酒吃肉,終日醉醺醺的,幾天也不曾回過軍營了。

花溶但求他不要鬧事,見他走了也不過問,隻求他天涯海角,再也不要回來才好。

這天傍晚,他喝了一會子酒,越想越是鬱悶,想起幾天沒見到花溶,酒意上來,越想越是難受,恨不得一把摟在懷裏親熱一翻。又想,自己不在,那鳥王爺會不會趁機又去騷擾她,占她便宜?此念頭一起,再也坐不下去,看看桌上的杯盤狼藉,忽想起她在軍營裏,飲食十分粗陋,現在情況緊急,供應不足,他親眼所見,她幾乎每頓都是在大食堂裏和士兵一起吃著粗糲難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