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攔河建壩(1 / 2)

秦無忌想到昨日憤怒之下扔木牌的舉動,不禁麵上一紅,收起了木牌。

三人商量了一下,帶著霍傷寒留下的契約,租了一輛馬車,便要出門去看看那四百頃良田。

秦無忌卻將老黃和鄭三禽的幾名弟子留了下來,吩咐道:“你們可去杏花嶺四處看看,找一找朱兒的蹤跡,前夜我沒有探測到她,想來可能是她修行的內丹術有些古怪,你們也不要用靈力探查。”

他說著望向了老黃:“黃老,你對市井之道十分在行,一定要多費費心。”

老黃連連點頭道:“隻要那丫頭還在杏花嶺,我老黃就有辦法找到她的蹤跡,掌櫃的放心吧。”

當下秦無忌和晴兒鄭三禽坐上馬車,向著杏花嶺西北而去。

霍傷寒的這份產業足有四百頃之多,秦無忌在車中推算起來,若按這世界的算法,這四百頃良田幾乎相當於上千個足球場大小,就算保守一些,也得有半個城鎮大小。

如此大的一塊地盤,雖然還比不上百草門山門,但也遠遠超過一些小門派了。

所以鄭三禽在車中不時觀望四周的良田,心中充滿了興奮之情。

走了一個時辰,馬車終於停住了,他們下車步行,鄭三禽得到五禽環後,已可運轉一部分靈力在腿上,已不用木車也可以走路。

晴兒手拿地契,沿著土地邊界上的石頭契一路看去。

所謂“石頭契”乃是這世界分隔土地所屬權的一種石頭,每一塊石頭契上都有獨特的印記,以此來確定土地的所有權。

那晴兒帶著他們越走越遠,足足找了兩個時辰,終於找到了地契上所標注的位置。

三人抬頭看去,都是目瞪口呆,按照地契書上所記載的位置,這裏正是霍傷寒所留下的“良田四百頃”,隻是如今的良田,卻化為了汪洋。

眼前正是一條貫穿晉陽與太原郡的大河,也正是那日淮陽王遊船而行的“晉河”。

霍傷寒留下的良田四百頃,正是沿著河道自北向南的十裏之地,隻可惜全部都是水。

鄭三禽麵色一變再變,頹然的坐倒在地,那晴兒也是咬著嘴唇,唯有秦無忌從震驚中驚醒過來,卻饒有興趣的看著這條河道。

看來霍傷寒得到這份土地後,卻也沒有來看過,那地契書上說的的確是“良田四百頃”,隻不過那是三十年前的良田。如今這條晉河被連續開鑿,卻已將昔日的良田淹沒。

鄭三禽頹然無力,轉頭便要離開,口中忍不住罵道:“霍傷寒害人不淺,死了還要玩弄我們一道。”

晴兒卻見秦無忌很有興趣的沿著河道閑逛,心中一動,或者師父想到了什麼,她便拉了一下鄭三禽,跟著秦無忌一路走了下去。

四百頃的範圍,正好包含了整條“晉河”的中遊,秦無忌一路走來,已看到數百艘小舟載著各色貨物,沿著這條河流順遊而下。

他再觀察了一番,便對晴兒和鄭三禽笑道:“這條大河,看來是為了運輸糧草到國都而開鑿的,從太原郡到晉陽國都,沿路都是山石,運送糧食等物實在是費時費力。”

秦無忌想到昨日憤怒之下扔木牌的舉動,不禁麵上一紅,收起了木牌。

三人商量了一下,帶著霍傷寒留下的契約,租了一輛馬車,便要出門去看看那四百頃良田。

秦無忌卻將老黃和鄭三禽的幾名弟子留了下來,吩咐道:“你們可去杏花嶺四處看看,找一找朱兒的蹤跡,前夜我沒有探測到她,想來可能是她修行的內丹術有些古怪,你們也不要用靈力探查。”

他說著望向了老黃:“黃老,你對市井之道十分在行,一定要多費費心。”

老黃連連點頭道:“隻要那丫頭還在杏花嶺,我老黃就有辦法找到她的蹤跡,掌櫃的放心吧。”

當下秦無忌和晴兒鄭三禽坐上馬車,向著杏花嶺西北而去。

霍傷寒的這份產業足有四百頃之多,秦無忌在車中推算起來,若按這世界的算法,這四百頃良田幾乎相當於上千個足球場大小,就算保守一些,也得有半個城鎮大小。

如此大的一塊地盤,雖然還比不上百草門山門,但也遠遠超過一些小門派了。

所以鄭三禽在車中不時觀望四周的良田,心中充滿了興奮之情。

走了一個時辰,馬車終於停住了,他們下車步行,鄭三禽得到五禽環後,已可運轉一部分靈力在腿上,已不用木車也可以走路。

晴兒手拿地契,沿著土地邊界上的石頭契一路看去。

所謂“石頭契”乃是這世界分隔土地所屬權的一種石頭,每一塊石頭契上都有獨特的印記,以此來確定土地的所有權。

那晴兒帶著他們越走越遠,足足找了兩個時辰,終於找到了地契上所標注的位置。

三人抬頭看去,都是目瞪口呆,按照地契書上所記載的位置,這裏正是霍傷寒所留下的“良田四百頃”,隻是如今的良田,卻化為了汪洋。

眼前正是一條貫穿晉陽與太原郡的大河,也正是那日淮陽王遊船而行的“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