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燃燈之約(1 / 2)

五色聲光皆為虛幻,靈氣變化方是本源!

這一句恰如醍醐灌頂,激得秦無忌眼前一亮,心中大震。他忽想起了在本草天星閣中李本草和霍傷寒的那一場大戰。

那李本草和霍傷寒修為都不遜於麵前的法無相,但在本草天星閣中雙方交手不到十招,每一招卻都是直入要害,極為質樸。

尤其是霍傷寒最後那三掌,雖純樸無色,卻將天星閣厚達七尺的巨石碎開。相比之下這法無相的“金剛碎魂掌”也太過華麗了,反而少了那種舉手投足間碎山開石的厚重。

秦無忌心中有了這層感悟,心中再默默念起韓青囊方才吟出的《黃字三訣》,終於對黃字境修為有了一點基本的認識。

如果說煉士境的修士對戰還是那種類武俠的,以真氣驅動招式的話,那麼突破五感後的黃字境高手便不是僅僅依靠驅動靈力去戰鬥了。

秦無忌原本一直以為晴瞳位,觸幽位……這五感不過是為了突破境界而去修煉的。但現在已是明白了,這五感更是黃字境高手對敵的憑借,亦是戰鬥中的無上法門。

就如自方才一場苦戰,自己僅僅使用了觸幽位,卻將修煉成功的晴瞳位與聆空位放置一旁。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秦無忌不再為法無相的五色聲光而迷惑,周身靈力自丹海“天樞”,“神闕”兩穴直入頭頂天彙之門,繼而散向晴瞳雙目,聚合聆空耳旁。

頓時他目中所視再不是黑白紛擾的靈力,耳中所聽也不是霹靂驚雷,隻見法無相盤身而坐時,其金剛靈力自上而下成一條直線運轉,最後彙到其雙掌中。

而那所謂的黑白二氣,不過是法無相以靈力交錯施展出來的迷惑之光。

秦無忌觸幽位輕動,靈素六針化為一條直線,這一次是強攻對方丹海正中位置。

那個位置也是法無相靈力的輸送之地。

靈素六針中的“六毫針”首先發動,萬千針芒化為一團霞光,直直穿向了法無相的丹田氣海,另有那“五內針”與“四鋒針”左右策動,“雙梅針”與“三芒針”佯攻其雙目但真正的殺招還是繞向對方耳後的“一元針”!

秦無忌將心神控製到微毫之間,一心驅動著六根金針變化,那靈素六針也不再是混亂的一團,而是被他靈力牽引著,化為了六個高手,分離合擊對方。

法無相眉間微微顫動,左右雙手連劈兩掌,金剛碎魂之法依次施展,聲勢更為威猛。

在場外觀戰的諸人,修為弱的隻能看到漫天碎星飛舞,黑白雙靈鼓動,幾乎看不清人在何方了。

秦無忌就站在法無相身前,正處在驚濤駭浪之中,但已明白了黃字境五感使用之法,自不會再被迷惑,全力察覺著對方靈氣變化的軌跡,也不顧胸前空門打開,左手暗捏住鶴翅之勢,身子彎曲,猛然蹬地衝了上去。

這一下就如木霹飛彈,又如飛鳥穿梭,秦無忌在碎星光影中衝到了法無相身前,左手鶴翅凝聚全身靈力,點在了對方右掌心中。

呼的一陣狂風激蕩,距身而坐的法無相左手連彈四指,運轉“四象指法”堪堪擋住了那六根金針,但秦無忌的鶴翅之尖卻是實實的點在了他的右掌心中。

“金剛碎魂掌”的餘威再次擊中了秦無忌胸前黑綢,當然是無功而返,但法無相卻中了秦無忌凝聚靈力的一指,臉色漲紅起來,他咬牙不動,將丹海湧上的氣血壓製下去,左掌推開秦無忌,右手舉起,飛快的連劃七下。

秦無忌一擊得手,身子飛速退回,靈素六針卻並未收回,隻在前方循機而動。

此時場外諸人隻看到法無相連續發動“金剛碎魂掌”,竟然連拍七下,整個田野之上都能聽到那呼嘯的聲音,而所有人眼前都是破碎的星芒,無不驚呼起來!

也隻有安平侯和蕭歡雲這樣的高手才清楚明白,這法無相已是黔驢技窮,最後要拚命了。

身在場中的秦無忌五感運轉到了極致,將對手的一呼一吸,一舉一動都了然於心,更是明白法無相這是最後的掙紮了。他閉目收氣,觸幽位延展開去,隻覺麵前那一條金剛靈力微微顫動,卻在法無相的“幽門”穴附近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空隙。

這便是《黃字三訣》中的“察氣”之功了,秦無忌雙手無招而握,運轉一股靈力旋轉而去,這靈力純發自他丹海,無形無跡,柔和圓轉,登時將法無相七掌凝聚出的聲勢一一迫散。

既然已明白了“察氣”,那麼這黃字三訣的“去勢”自是手到擒來。

法無相睜開雙目,首次現出驚惶之色,就在這一刹那的機會裏,秦無忌右手握拳,伸展,猛擊而去。

靈素六針就像六團飛逝的流星,帶著耀眼的光芒,直切而去,繞過法無相的金剛碎魂掌,如蜻蜓點水般一一穿過了他胸前心口五寸之上的“幽門”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