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熱情的主任(2 / 2)

“趙教授,您今晚上有沒有事情啊?”

王朝輝收回目光,笑著對趙一凡道:“如果沒事兒的話,咱們一起吃頓飯吧,怎麼樣?就當是我為你們師徒兩人接風了,好不好?”

“王主任。”

趙一凡笑了笑,解釋道:“真是不好意思,我來之前,恰好遇到學校裏麵兩個同事,約好了今晚上一起吃飯的……所以,改吧,怎麼樣?改我請你。”

“哈哈,原來是這樣,被人搶先一步了。”

王朝輝哈哈一笑,擺了擺手,道:“那就改吧趙教授,不過,還是我請你,畢竟,有你在,相信我們中醫內科以後遇到棘手的病人,我就有辦法了,嗬嗬,那就下次,我到時候提前約你,可以吧趙教授。”

“當然可以。”

趙一凡笑了笑。

接下來,王朝輝又和趙一凡寒暄了幾句,還親自將他們倆人,送到了十診室——這個診室算是中醫學院的實習診室,每年中醫學院的教授,領學生來這裏實習時,都會在這裏坐診。

“趙老師。”

當王朝輝離開之後,朱誌剛撓了撓頭,對趙一凡道:“剛才佳佳和我,這個王主任的脾氣不是很好,我覺得,好像有些言過其實了,王主任對我們很熱情嘛。”

趙一凡聞言淡淡一笑,道:“每個人和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看人看事的態度,自然也不會相同,凡事別下太早的定論。”

頓了一下,他話鋒一轉,接著道:“況且,我們來這裏是實習來的,不是評價別人來的,所以別人的好壞與否,還是盡量少在背後議論,明白了嗎?”

“是,我知道了趙老師。”

朱誌剛頓時醒悟過來,連忙應了一聲。

不過話回來。

趙一凡其實也察覺到了,王朝輝對於他的態度,有些熱情的過頭了。

這讓他心裏也有那麼一點兒奇怪。

不過。

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兒,趙一凡也就是腦海裏略微思忖了一下,就過去了。

“趙老師。”

坐在診室裏麵,趁著沒有病人來看病的時候,朱誌剛將隨身所帶的筆記本拿了出來,這上麵他記載了一些問題,就等著找到機會詢問趙一凡,“您能不能給我講一下這個病例……”

趙一凡自然不會拒絕,開始給朱誌剛講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來了一個病人,依舊還是和之前一樣,趙一凡坐在旁邊不吭聲,由朱誌剛進行望聞問切的治療,如果朱誌剛的診斷沒有錯誤的話,那麼趙一凡是不會開口話的。

任由他用自己的方法去治療。

在病人走了之後,如果有需要糾正的地方,那麼趙一凡就會當場指出來,如果是有錯誤的地方,那麼在病人還沒有走之前,趙一凡就會開口糾正。

中醫和西醫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在於這裏。

西醫經過這些年來的發展,對於如何治療,早就有了一套標準化的治療方案,隻需要用儀器進行甄別,確診之後,就可以進行治療,所以對於西醫而言,學曆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中醫則不同。

中醫講究的是“因人而異”,俗話的好,這個世界上沒有同樣的兩條河流,同理,自然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既然人都各不相同,所以在中醫看來,即便是兩個人得了同樣的一種病,他們的病情也都是不會完全一模一樣,毫無差別的相同。

就拿最常見普通的感冒而言。

有的人,感冒了之後,吃點感冒藥,兩三就能好,但有的人,感冒了之後,就會立刻引起高燒;同樣,感冒也分為流感,病毒性感冒等等。

所以中醫在下藥時,要講究對症下藥,如何對症呢?那自然不可能像是西醫那樣,用各種儀器進行檢測化驗。

因為,人是活的,機器是死的,醫療器械的檢測結果,實際上最終還是由設計機器的人,在設計之初輸入的程序判斷來作為甄別結果的手段。

這自然就不可能做到精細。

隻能是在一個數字範圍之內,一旦超過這個數字範圍之外,西醫往往就無法斷定病人的病情,究竟是屬於那種病了。

在這方麵上,中醫的診斷手法,雖然數千年來都沒有改變,依舊是望聞問切,但是,隨著時間的累積,雖然診斷手法沒有變化,但是隨著時間,經驗,中醫的誤診率其實是在不斷慢慢下降的。

也正是因為望聞問切需要中醫自己親自去體驗,所以無法和西醫那樣,形成一個標準流程化大規模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