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蘇醒(1 / 2)

趙一凡苦苦冥思著,神念漫無目的的在四處飄蕩。

他其實可以“看”到楊致遠、林老還有王劍三人。

甚至連他們三人說什麼,做什麼。

趙一凡都知道。

隻不過,他現在全部心神,都放在了思疑解惑上,對於楊致遠等三人的一舉一動,也就僅僅隻是一“看”而過罷了,絲毫沒有放在心上。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這是一個著名哲學家曾經說過的話。

趙一凡也同樣這麼認為。

隻不過,他並非是從哲學的角度上去思考,而是從天道至理的角度上。

這世間任何一種存在的事物,或多或少的,都契合了天地大道的規律,就像是人類從事農業活動,種植莊稼,也是根據地球轉動的規律,總結出來的經驗。

反觀那些動物,也是同樣如此。

一些動物在寒冬蕭瑟之前,就提前儲存好食物,熬過漫漫寒冬。

花草樹木則是在冬日裏,將生機默默存儲在樹幹內深處,等到春暖花開時綻放。

可以說,能夠生存在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無一不都是有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

而這生存之道中,都或多或少的契合了天地大道的規律。

“……我的道,又在哪裏?”

趙一凡的神念飄忽不定,漸漸的,他有了一個清晰的想法。

想要找到屬於自己的修行之道,應該要從自己氣海內,這株三葉青苗下手。

於是乎,趙一凡的神念,泌入了一株青草中。

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全方位細致的觀察這株青草是如何生存的。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倘若說生命力之頑強,莫過於隨處可見的茵茵青草了。

它隨處可見,隻要天氣漸暖,一場小雨過後,無數青草就會從地裏破土而出。

無論烈日當頂,還是暴雨當頭,這茵茵青草都會堅挺不拔的生長著,即便是在高原上,或被皚皚白雪覆蓋,來年時,它的身影會再次出現。

之所以觀察這青草,趙一凡考慮的是,第一,它和自己氣海內的三葉青苗,有些類似;第二,這青草可以說是最嬌弱而又最頑強的生物,兩種截然不同的特點,出現在它身上。

很有參考的意義和價值。

所以在後來的數十天,趙一凡全身心的都投入在觀察這株青草。

這青草任何一丁點細微的變化,都逃不過他的神念。

每一天日升月落,青草都會努力的汲取它所需要的能量養分,但它卻是默默將這些能量養分積攢醞釀著,似乎是要在等待一個契機。

一陣微風掠過。

厚厚的烏雲,隨著慢慢移動過來,將太陽遮擋住。

風速逐漸加快。

從微風變成了狂風。

忽然間。

轟隆一聲巨響。

一道蜿蜒曲伸的雷電在天空上閃過。

一滴黃豆大小般的雨滴落下。

旋即,劈裏啪啦的雨滴,開始從天空中傾瀉而下。

又是一道雷電劃過天空,雨滴從稀疏變成了密集!

“……這一場雨過後,天氣將會慢慢變涼了,馬上就要立秋了。”

趙一凡閃過這樣一個念頭。

“立秋?”

趙一凡忽然間想到了一個念頭。

緊接著,他注意到,一直在積蓄能量養分的青草,在暴雨傾盆落下後,貪婪吸取雨水的同時,將所有積攢的能量養分,悉數全部都釋放了出來,在暴雨中瘋狂肆意生長起來!

“立秋……一年三百六五十天,在老古人發現這個規律之後,又將這三百六十五天分為了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每一個月對應兩個節氣,這二十四節氣是為太陽循環運動,太陽從黃經零度起開始,每運行十五度所經曆的時日,就叫做節氣……”

“而不論是煉氣期,還是陰陽境,都分為十二個境界,到達第十二個境界,稱之為大圓滿境界!”

“原來,這修行從誕生起,老古人就是按照天文,日升月落,氣候變化的規律,而參悟出來的。”

“就像是我領悟到的‘潛伏生息’狀態,實際上,就是冬日萬物修生養息的狀態,而醞釀出靈氣種子,則是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機……”

“修行,並非是一昧的埋頭苦修,要根據二十四節氣,太陰太陽運行的規律,來參合印證輔助……原來,這就是天地至理隱藏的規律!”

趙一凡身體一震,神念瞬間悉數回歸。

自從踏入陰陽境後,趙一凡始終停滯在陰陽境第一層境界,無論怎麼努力修煉,都似乎毫無寸進。

眼下,趙一凡終於明白了,陰陽境和煉氣期不同。

陰陽境就像是那株醞釀能量養分的青草一樣,要根據自身修行情況,以及參照天地運行規律,來擇機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