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七章 東北第一煉鋼廠(8日2更)(1 / 2)

第四零七章 東北第一煉鋼廠(8日2更)

\t“李叔,你那邊有什麼愁事兒麼?說出來,或許我能幫上忙呢?”穆飛看著滿麵愁色的李廣興說道。

\t“唉~小飛,就算是有能耐,你還是個孩子。你有這心就夠了,我這事兒,你也幫不上忙啊……”李廣興卻隻是苦笑兩聲,拿起酒杯喝了一口,一臉的無奈。

\t其實穆飛和老人家的想法差不多,他的愁事兒,他的兒子李東鋼自然知道。而他一個幫派大哥都沒有辦法,自己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t不過他也知道,一個人把愁事堵在心裏,是容易堵出毛病的。特別是象他這樣的老人家,心理負擔過重對身體不好,或許說出來,他心裏會輕鬆一些。而且,穆飛也對這老人家的愁事比較好奇。

\t“話不能這麼說呀,李叔……”穆飛也舉杯飲了一口,勸解道,“三個臭皮匠,還頂一個諸葛亮呢。就算我們不能直接幫上忙,也至少可以幫著想想辦法嘛……再者,就算幫不上忙,你說出來,心裏也能好受一些,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t“嗬嗬,小飛,你這孩子,真是懂事兒啊……”李廣興苦笑了兩聲,再一看,喻鬆也是一臉期待的表情。他一拍大腿,“既然你們都知道,那好吧,我就當講故事了,跟你們說說。老頭兒我呢,現在是一個鋼廠的廠長,而我這愁事兒,就是和這工廠有關係。這一切,還要從多年以前說起……”

\t隨後,李廣興就開始講述起來。

\t原來,在幾十年前賓南才開發的時候,因為地理偏僻,運輸不便,再加上華國全國各地都大建設全內國都缺少鋼材。

\t而比起賓南這偏遠的小城市,顯然沿海城市更受重視一些,即使有鋼材,也要以那些城市優先使用,所以賓南的城市開發和建設,就因為這缺少鋼材,陷入了困境。

\t國家沒有辦法,城市也不能不發展,這可怎麼辦?結果當時賓南的市領導也是一挺有魄力的人,他一看沒辦法,就地拍板,不給國家增添困難,自己的問題解決,賓南建造自己的煉鋼廠。

\t於是,賓南就有了一個名字為“東北第一煉鋼廠”的金屬加工廠。而這個工廠,一建成就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不但解決了賓南自己的發展問題,連帶著將周邊的吉省,遼省的鋼材應用問題也緩解了不少。

\t那時候,都是吃大鍋飯的年代,人人都以有個好單位,好工作為榮。

\t李廣興,就是這“東北第一煉鋼廠”的一名正式工人,還是個車間的主任。在當年,一提起是“東鋼廠”的車間主任,誰都得高看一眼。

\t也正是因為他這個好工作,不但讓他一家人的生活富裕起來,也讓他在親朋好友間賺足了麵子,還找了個漂亮的媳婦。

\t而單位給了李廣興這些的時候,李廣興也以單位為榮。將全部心血都投入到工廠的建設和生產之中。十幾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地工作,可以說李廣興的生命,已經打上了這個“東鋼廠”的印記。

\t至於李東鋼的名字,這“東鋼”二字,也是取義於這“東北第一煉鋼廠”。

\t可是一切開始都是好的,隨意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人們生活的需求和建築的需求越來越高。自然而然的,需要的鋼材的質量越來越高,這“東鋼廠”當時也隻是為了解決建設問題,而臨時建設的二三流小廠。因為技術原因,還有設備限製,它生產的鋼材已經有些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了。

\t所以工廠的產量越來越少,效益越來越差。而在五年多以前,這工廠更是到了倒閉的邊緣,大廠長卷了一比錢跑了。剩下的全廠幾千員工,都麵臨下崗的危機。

\t後來,還是一個早年下海經商的豪商注資近億元,將這半死不活的工廠救了下來。也正是因為這個機會,當時為副廠長的李廣興,被提到了廠長的位置上。

\t可事情到此還沒有結束,不論是這豪商,還是李廣興,都試圖改變這工廠的困境,想讓他重新“紅火”起來。

\t但結局往往都不象想象中那般美好,三四年下來,這工廠不但沒有絲毫起色,煉製出的鋼材銷量不升反降,大多數都砸到手裏。隻能靠自己旗下的小型金屬加工廠,加工成廚具,生活用品再銷售出去,勉強度日。

\t而工廠的處境還是越來越差,不但工資越來越少,後來幹脆都沒活兒可幹,自然而然的,工資也開不出來。

\t所以,許多工人已經死心了,能轉行的紛紛轉行,能走的都走了。而剩下的八百多號人,要麼是名在廠人,人已經不在的‘活死人’,要麼就是象李廣興這種將一輩子都扔在這“東鋼廠”,舍不得走的“老人”。

\t李廣興一邊抽著煙,一邊說著,一雙老眼望向窗外望得出神,卻是不知道在看些什麼。而他還在繼續講著。

\t“誰知道,那時候還算好的,到最近這一年,這‘東鋼廠’才算是真真正正的進入了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