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時候(前言)(1 / 1)

從沒出生就不被期待的孩子,父母的冷漠,其他親戚的不喜歡,身邊沒有朋友一起玩,沒有享受過童年的樂趣,導致的內向和孤僻,那種內心的自卑感和陰影,是無法輕易抹去的,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是需要一生來治愈的,也有可能一生都無法治愈。

小的時候沒有被善待過,長大了就不會善待他人, 是的,小時候內心受過創傷,好像長大以後對誰都沒太多感情,比較冷漠,那是因為小時候別人也這麼對我,形成的一種性格,不可逆改不了,就是對所有人不冷不熱。也渴望別人關愛過,可是不論怎樣做,都隻換來失望,現在仔細想想,才發現自始至終,心都不曾熱過,愛過,都是假的,血都是冷的,冷心冷情,天生如此,何必去渴望他人的疼愛。

從小不被寵愛的孩子,長大後更能清晰地認知這個世界。他們從小不是核心,周圍人不會捧著、哄著,不會拿你當回事,因此讓他看到更真實的自己,也懂得了與生活交手時的分寸。你看,偏愛有時是傷害,忽略反而成了最好的保護。

打我記事起,我就是自己照顧自己,可那時候我才5歲呀,生病了自己去診所打針,覺得我生病,他們的注意力會在我身上多一點,就故意不吃藥或者少吃,要不就是把藥藏在枕頭底下,假裝吃了,就是想讓他們多關注我一下,然而都是徒勞,這是白費力氣,他們依然不會在乎我,甚至我會有一種想法,是不是連我死了都不會傷心。寧可給我錢讓我自己去診所,寧可在家躺著睡覺,去打麻將,都不會說帶我去,那時候可羨慕別的小朋友有自己的媽媽帶著去看病,輸液的時候會有各種零食,可以不上學,可以不學習,沒有打罵,真的好羨慕。

以前家裏條件不好,但也不會說吃不上喝不起,買不了新衣服,女生總會比一比,這個新買了什麼,那個新買了什麼,但我不可以,媽媽總是說,當初懷我的時候,吃不上飯,餓了隻能吃黃瓜西紅柿,還得是藏起來,不能讓我奶奶看見,否則就會說我媽媽亂花錢,真是應了那句,多年媳婦熬成婆,婆婆吃過沒吃過的苦都要讓媳婦嚐一遍,還要在兒子耳邊吹風,挑兒媳婦的各種不好,當時我太小了,也不懂這些。5歲的我隻記得從我時候家裏就不得安寧,爸爸媽媽吵架,家裏的東西各種摔,奶奶和媽媽吵,媽媽和爺爺吵,爺爺和奶奶吵,還上手打奶奶,簡直可以用烏煙瘴氣來形容。這種家庭戰爭的終止是在我弟弟的到來才有所緩解,難道就是因為我是個女孩嗎?爺爺喜歡孫子,媽媽跟我說當時生我後,奶奶說可不生了,太受罪了,就在我弟弟的到來,奶奶完全變了,我是家裏最透明的人,連我的弟弟的出生我都是聽姥爺說的,今天媽媽給我生了弟弟,要去醫院看看他,到了後,我就摸了下弟弟的手,奶奶就說別摸別摸,弟弟還小,自此以後,本來就沒有多少寵愛的我,一下子更透明了,以至於後邊每年的寒暑假都去姥姥家住,後邊還有個妹妹,當然她也有好多感情線,在後邊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