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行空家是農村人,但他從小就外出上學了,基本上幹過的農活也屈指可數。這第一次種地,還是整出來不少笑話的。

還好請老媽在一旁指點了很多關鍵技巧,這才讓這波種子順利發芽。

隻能說,每一行都是看起來簡單,想要真正的上手,就會發現很多之前根本不會預料到的問題。

這幾天的李行空就直接在院子裏搭了個簡單的棚,就在自己的菜地旁邊住下了。

棚子很簡陋,隻能說是勉強可以遮風擋雨,找了一張破床墊子鋪開當床,睡起來倒是也舒服的很。

就是沒水沒電,想要用水電還得回家裏去一趟。

聽起來是很麻煩,也很簡陋,但是李行空不講究這些。

對他而言,這些都不算重要,哪怕沒有棚子,以他的身體素質,光膀子睡地上也什麼毛病都沒有。

至於說來在家和院子這邊來回跑,對他而言更是小菜一碟了,這點距離算什麼。

有的人追求生活上的享受,講究一個有多少錢,就享受對應檔次的服務,有個十來萬,就想著整租個房子住,有個100w,就想著把車房配齊了,要是錢更多,那就再把衣食住行各個方麵的條件都拉上去。

總之一句話,他們要在消費上證明自己是個有錢人。

有錢不花,那豈不是如同錦衣夜行?不爽。

但李行空對於這方麵的基本無感,對他而言,這些享受與否,都是生活上的旁枝末節。

如果真的對他的修煉有益,那他肯定是會去做的,但是如果隻是為了讓別人看起來你很有錢,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玩意那可就沒什麼必要了。

虛榮有用嗎?別人羨慕有用嗎?

這玩意又不能當飯吃,切。

所以在生活上,李行空從來沒那麼多講究。

原本可能還對吃上麵有所偏好,但現在已經基本可以辟穀了,吃飯可有可無,反而會浪費時間。

在這院子裏住了有快一周,李行空的生活依舊非常的規律,他就像一個苦行僧,每天的生活作息規律無比。

換了不同的環境修煉,修煉的感覺和速度也略有不同。

在這邊更貼近於自然的原始環境,畢竟走幾步就出了村進了山了,自然是和之前住的城鎮裏有所區別的。

這些年都講究一個退耕還林,李行空小時候印象裏,這邊山上都是光禿禿一片,全是雜草,連個兔子都沒有,而這幾天的居住下來,李行空意外的發現,現在這裏甚至連黃鼠狼都有了。

晚上自己還在修煉的時候,就清晰的能看到幾條悠長的黃色身影,在附近晃悠著抓老鼠。

身處自然環境下修煉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周圍的人少,環境更寂靜,在進入練氣修行的時候感覺自己的修行速度也快了一點。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而且對李行空來說,除了修行之外,他呆在這裏還能近距離的觀察自己改造後的種子的生長情況。

他就像是一個全職奶爸,時刻關注著種子的生理指標,種子缺了什麼,他都能立馬感知到,然後利用靈氣調動周圍環境中的對應元素吸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