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一個比較合適的植物來作為培育靈植的樣本是很重要的,畢竟它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吃下去的,至少在口感方麵不能太差。

而且出於生長期的考慮,自己要培育出完整的靈植可能需要多代的培育,這種植物的生長周期就得快,如果選大米水稻,這一年幾熟的植株,想要培育出自己想要的版本,那可能要花好多年。

李行空隻能先往生長周期短的蔬菜種裏考慮。

蘿卜,生菜,小白菜,甜菜,還有一些比較常見的野菜,諸如蒲公英,苦苣等等,這些青菜類的生長周期都很短,基本都在3周左右就可以成熟。

而且這些菜基本都很普通,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

既然能選的有這麼多,李行空自然是按照自己的口味來了,他首選的就是生菜了。

這玩意和韭菜差不多,從長葉子開始就可以摘葉子來吃了,邊吃邊長,比起其他的植物來說,更有性價比。

而且,生菜口感不差。

選定了第一種靈植要從生菜開始,李行空也就開啟了靈植培育計劃的第一步。

那就是把自己家的菜園子整理一下。

因為李行空家在村裏,他自小的時候就有分了一塊宅基地的,大小在15米*15米,放在農村也算是很大的一塊地了,但是由於地方比較偏僻,宅基地就緊挨著村邊,走兩步就到山裏了,所以就一直空著。

這下好了,自己要一個種地的地兒,這塊地方就正好。

李行空想了一會,準備這就去這塊地頭去看看。

村子不大,也就走了大概5分鍾就到了自己的宅基地了,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老人,年輕人是一個都沒有。

來往的老人們看見他都會投來矚目的目光,畢竟現在村裏麵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少了,有個年輕的回來,誰看見都想上來問兩句“你是誰家的崽兒?”

一邊和老人們寒暄,一邊漫步走到了自己的宅基地跟前,李行空有點傻眼。

眼前哪兒有什麼宅基地的樣子啊,整個就是一個大型的垃圾山。

也難怪,周圍的人沒地兒倒垃圾,這地方就成了默認的垃圾場,全村的垃圾都堆在這一塊,堆不下去了才有車拉上去山裏埋了。

這也怪不得其他人,村裏麵的做法按李行空來看也很正常。

物盡其用麼,大家都會這麼幹。

唯一麻煩的就是自己了,得請幾個鏟車來處理一下。

後續再圍一圈籬笆,整點彩鋼搞個小房子,這就可以開始種了。

還好自己過來看了一眼,這要等自己開始行動了再看,那確實要多浪費幾天時間的。

找老爸要了村裏鏟車師傅的電話,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師傅表示2天之內可以搞定,李行空也很痛快的付了定金。

村子裏比起城裏,有一個優勢就是靠譜,不管你是做什麼的,隻要是村裏人,那基本上往上找個幾輩,都是出五服的親戚,所以大家做事都很靠譜,不靠譜的那是做啥都做不成。

上午壞了名聲,下午就得傳遍十裏八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