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當我們老了的時候(1 / 2)

天還沒亮,周雅寧就被一陣緊似一陣的“咳!咳!”聲驚醒,她知道那是母親張嘉瑾早早就醒了,母親這陣子嗓子發炎,經常咳嗽,讓她上醫院看看,她固執地說,大夫盡蒙人,錢花了不少,也沒什麼用處,我自己會治。周雅寧知道母親有文化,天天捧著書本看,她隻相信自己,她看的書很廣泛,包括按摩的、保健的、食療的、藥物的,學而致用,沒事就躺沙發上自己按摩。雖然收效甚微,但隻要老太太高興,別人說啥也沒用。

這不,足足咳嗽了半年,按摩也好,上藥店買藥也好,對她的病都不見起色,可老太太堅持說,她是過敏體質,聞點異味就咳嗽,並且你越是關心她,她越跟你急,急著跟你解釋半個點,急得滿臉通紅,也說不清楚,你不得不由她去了。

周雅寧不知自己老了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因為她才五十多歲,還沒到衰老的時候,可她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年老體衰的後果,因為她的母親張嘉瑾已經是八十一歲的高齡了。

想當年,張嘉瑾那也是風雲人物啊,投筆從戎,才十幾歲的年紀就跟隨部隊南征北戰,吃過糠、扛過槍、跨過江的老革命,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一生都在講馬列,張口就是階級鬥爭,就像周恒誇她那樣,是“女中豪傑”。可現在,人老了,身體的各部零件失調了,思維也混亂了,雖然管閑事的習慣未改,但也隻是用嘴管管罷了,不僅於事無補,反而添亂呢。

周雅寧昨晚看書睡的晚,睡眼惺忪地看了一眼鬧表,才七點一刻,她又迷迷糊糊地睡了一會,直到八點多鍾才從熱乎乎的被窩裏鑽出來。

打開臥室門,就見母親已在客廳沙發上坐定,正認真地看書呢,這是母親的習慣,她說早晨空氣好,頭腦清醒,最適宜看書。而且是一邊看,一邊按照書上的穴位在按摩。

周雅寧洗漱完畢,看看快九點了,招呼母親:“媽,洗漱吧,一會給你熱包子?”

“啥?植樹?植樹,告我這麼急,幹嘛?”張嘉瑾一如既往地在打岔,她還納悶呢,你們植樹還用告訴我。

周雅寧哭笑不得,“唉呀,媽,是洗漱,不是植樹,我大清早的,植樹幹嘛呀”

“嗬,我說嘛,把我弄糊塗了,我還以為讓我植樹呢,我這麼大年紀了,也幹不動啊”

“媽,我發現咱倆演小品挺好的,我說東,你說西,讓人莫名其妙啊”

“人老啦,不中用啦,聽不清,這句沒聽見呢,你下句就跟上了,你說話太快,我反應不過來,能不能慢慢地說”

周雅寧沒空跟她慢慢地說,她知道,老媽打開話匣子,沒有半個點一個點的,甭想讓她停下來。而周雅寧還有很多事要做,實在沒心思跟她閑磨牙。

吃過早點,周雅寧要準備午餐,別看老媽吃的少,但她對飲食要求極高,老媽牙全掉光了,飲食要求碎、軟、香,牛、羊肉不吃,嫌有味,豬肉隻能吃餡,魚隻吃黃花魚,別的嫌刺多,雞肉和蛋類的要換著吃,每頓主副食不能重樣。水果隻吃香蕉、葡萄、西瓜,別的嫌酸,而且她吃的量極少,往往一隻香蕉吃兩天,周雅寧真犯愁無法購買,你總不能隻買兩隻香蕉吧,但買多了,往往是放黑了皮,老媽還沒吃完呢。

周雅寧看看冰箱裏還有前天買的西瓜,切開後,老媽隻吃了一塊,西瓜還是可以吃的吧?周雅寧想著,問媽:“媽,吃西瓜嗎?”“啥?地瓜?有土豆不吃地瓜,中午吃土豆吧”“唉呀,老媽,我說的是西瓜,買兩天了,再不吃就放壞啦”“嗬,我還以為是地瓜呢,這耳朵真是不中用啦”

“媽,我先出去買菜啦,你過一會再走,省得著急回來,打不開門”周雅寧出門也得惦記著快點回來,因為老媽隻能在門口的石凳上坐一會,走不遠,她怕上廁所不及時,要尿褲子。她回家又打不開房門,隻好等周雅寧回來,因此,周雅寧無論辦什麼事,都要急急地趕回來,為老媽開門。

周雅寧去了一趟工商銀行,又去超市購物,才出超市大門,就見天陰沉沉的,她急急地往家走。“六月天,孩兒麵,說變就變”雖然周雅寧腳步走的飛快,可轉眼間,豆大的雨點就“劈劈啪啪”地打在身上。

周雅寧隻好閃身進了一家藥店避雨。

想起老媽還在外麵,無法進屋,周雅寧怎能安心在藥店呆著呢,看著窗外雨勢漸小,周雅寧向店主借了一把雨傘,就冒雨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