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苦難歲月 饑餓難耐(1 / 1)

夕陽西下,夜幕降臨。

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陸陸續續地回到自己家中,街上行人稀少。因常有土匪出沒,家家關門閉戶,大街小巷難得見到一個人影。

文馨家。

文馨正手拿鐵鏟,用力翻炒鐵鍋裏的花生。花生和著細沙發出清脆地“沙——沙——”聲,滿屋飄蕩著花生的焦糊氣味。

嘉瑾站在鐵鍋旁邊,肚子咕咕叫著,因剛從外邊瘋跑回來,滿頭大汗,不時地用手擦一把,眼睛卻一眨不眨地盯著鍋裏的花生。

文馨:“一邊等著磕!好像餓死鬼脫生,整天就知道吃”

嘉瑾:“天天晚上不吃飯,誰不餓呀?”

文馨:“孩伢子晚上吃多了不消化,你看誰家晚上吃飯?”

嘉瑾:“反正我餓,餓了睡不著覺”

文馨:“光會吃飯,又不會幹活,都養不起你了,快長大吧,找個好人家”

文馨一邊說著話,一邊把炒熟的花生連細沙一起倒進笸蘿裏。嘉瑾顧不上燙手,急急忙忙地拿起一個花生,兩手倒來倒去,剛剛見涼,就扒開皮,把滾燙的花生仁扔進嘴裏。

笸蘿裏沙多花生少,嘉瑾忙了半天,還沒覺得飽,就再也翻不出花生來了。她隻好忍著半飽的肚子,倒頭去睡了。大人說了,如果睡覺就不知道餓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嘉瑾迷迷糊糊地醒來,隻覺得饑餓難忍,起來看看窗外,一片漆黑,也不知道是什麼時辰,反正是離天亮還早著呢。

看看娘還在睡著,嘉瑾不敢叫她,怕挨罵,但不叫她又實在是餓得受不了。思來想去,隻好硬著頭皮去輕輕推醒文馨:“娘,我餓,睡不著”

文馨:“你這個死伢子,半夜三更的,好吧,磕(湖北方言:去)饅頭鋪買個饃吧,給你個銅板,裝荷包(口袋)裏,別丟了”

嘉瑾輕輕打開門,望著門外漆黑一片,心裏咚咚地打著小鼓,畢竟她才5歲啊,但又不敢說害怕,說了怕娘收回銅板,讓她挺到早晨再去,那樣她又得餓半宿了。前兩個月,娘又給她生了一個弟弟,取名嘉國,家裏開銷大了,爹爹有時回來看看,也不給娘錢,總說生意賠本,無奈娘隻好拚命給人家幹活掙錢,養活這兩個吃飯的孩子。

嘉瑾一邊想著心事,一邊一路小跑來到饅頭鋪。她敲著門,輕輕喚著:“劉媽媽——,我是瑾伢子,我想買個饃”

屋裏傳來聲音:“乖伢子,才三更啊,沒蒸饃呢,天亮了再來啊”

嘉瑾無奈,隻好原路跑了回來。

文馨一看她回來,隻好起來去廚房蒸了兩小碗米飯,又拌了一小碟香筍。她把米飯重重地往嘉瑾麵前一放,另一碗米飯和香筍放在自己跟前,說:“你不是餓嗎,幹吃飯吧”

嘉瑾一邊狼吞虎咽地吃著,一邊想,你不餓,你別吃啊。等我長大了,也讓你餓肚子!

兩年後。

文馨又一次臨產,生了一個女伢子,但是生下來才7天,就因肺部感染夭亡了。

文馨所在的三官殿是個土匪經常出沒的地方,隔三差五的就要遭遇土匪的燒殺搶掠,整條大街被土匪洗劫一空,一不小心就丟了性命。當地的老百姓恨透了土匪,大家出錢買槍買子彈,雇人守衛鎮子,抓住土匪就砍下他的頭。文馨家的後門外有個空場地,每天早晨有許多賣柴草的,鎮上的人都去那裏買柴燒。那裏也是殺人場,有一棵千年的老槐樹,土匪被抓住後,就被人們綁在樹上,臨死前還狂妄地叫囂:“二十年還是一條好漢”,一刀下去就人頭落地了。

嘉瑾那時還小,看見這個情景,嚇得躲在屋裏不敢出門。

有一次,文馨聽說土匪來了,張萬財又不在家,文馨隻好自己抱著年幼的嘉國,領著嘉瑾往鄉下跑。跑到一個村子遇見一個熟人,還沾點親戚,文馨就躲進了這一家,對他說,是出來逃難的。親戚一家熱情地接待了她們,在他家吃住數日,感覺還不錯。

過了幾天,張萬財回到家裏,發現文馨母子三人不在家,打聽到她們在鄉下,趕快來接,並買來煙酒等禮物感謝親戚,然後帶著她們母子三人迅速地離開了這裏,匆匆忙忙地往鎮上趕路。一路上,張萬財嚇得臉色蒼白,不住地埋怨文馨說,他家是土匪頭,你不知道吧?他要是問咱們要好多錢咋辦?

過了不久,張萬財在鄉公所當文書,突然來了一夥土匪,開槍就把鄉長打死了,又指著張萬財說,他也沒殺過咱們的人,放了他吧”,張這才躲過殺身之禍。

嘉瑾到了上學的年齡,雖然那個年月女人都裹腳不讀書,但文馨還是知書達理的,所以嘉瑾即沒裹腳,又在上學的年齡幸運地上了一所教會辦的免費寄宿學校,這才有了以後的從軍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