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希望號上的:桂枝湯的啟示(1 / 3)

“希望號”飛船內部的研究室,沉浸在一種莊重而肅穆的氣氛中。李昊、趙曉玲、張磊和李來四人圍坐在大型投影屏幕前,屏幕上展示的是他們剛剛解碼的壁畫內容——一部古老醫書的一部分。

“隊長,看這裏!”趙曉玲興奮地指著屏幕上的一個段落,“這是古代中醫的方劑——桂枝湯!”它有各個年代不同的版本,但的主要作用是幫助身體發散風寒,調和身體的陰陽平衡。它特別適合治療因為外感風寒導致的頭痛、發熱,還有出汗但又怕風,鼻子不通氣、幹嘔,舌苔白、口不渴,脈搏跳動緩慢或者微弱的情況。

桂枝湯也經常被用來治療一些疾病,比如感冒、流感,還有一些不明原因的低燒,產後或者生病後的低燒,還有孕婦的嘔吐,以及多形紅斑、凍瘡、蕁麻疹等這些與身體陰陽失調有關的疾病。

李昊湊近一看,屏幕上清晰地顯示出桂枝湯的報告。桂枝湯的組成包括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大棗五味藥物。在煎服時,通常是將這些藥物用水微火煮取一定時間,去滓後溫服。具體用量方麵,桂枝(去皮)、芍藥、生薑、大棗(切)各9g,甘草(炙)6g。

這五味藥,先搗碎,然後用七升水,小火慢慢煮,直到水量減少到三升。然後濾去藥渣,等藥湯的溫度適宜時,服用一升。服藥後不久,應喝根據情況喝一些稀粥,讓藥效發揮作用。之後,應蓋上被子,讓身體溫暖大約一個小時,直到全身微微出汗,這是最好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讓身體大汗淋漓,否則病情可能無法緩解。如果服藥後出汗,並且病情好轉,那麼就停止後續服藥,不必一定要喝完整個劑量。

如果服藥後沒有出汗,那麼就按照前麵的方法再次服藥。如果仍然沒有出汗,那麼後續服藥的時間間隔應稍微縮短,爭取在半天內將藥服完。

對於病情較重的患者,可以一天一夜內多次服藥,並時刻觀察病情變化。如果服完一劑後,病症仍然存在,那麼就繼續服藥。如果仍然沒有出汗,那麼可以繼續服至兩到三劑。

服用桂枝湯的注意事項包括多個方麵:

飲食方麵: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紅燒肉、炸雞、冰淇淋、西瓜等。這些食物可能會影響藥物效果,甚至引發不適。

作息方麵:服藥期間應避免熬夜,熬夜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誘發不適症狀。同時,熬夜也可能加重肝髒負擔,影響藥物代謝。

情緒方麵:服用桂枝湯期間需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波動。情緒波動可能會影響藥物效果,同時也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藥物相互作用:桂枝湯屬於中藥方劑,因此在服用期間應避免與其他中藥一同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反應,影響藥效。此外,還應避免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如阿膠、黃芪等,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請注意,桂枝湯並非適用於所有人群。陰虛內熱、五心煩熱、化膿性疾病等患者都不宜服用桂枝湯,否則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趙曉玲看著電子數據對“陰虛內熱”、“五心煩熱”以及“化膿性疾病”的解釋:

陰虛內熱,就是身體裏的“水”少了,不能很好地控製“火”,導致身體發熱。你可能會覺得手腳心很熱,心裏煩躁,身體消瘦,口和喉嚨都很幹,舌頭紅但舌苔少,脈搏跳得比較快。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身體消耗太多能量,或者沒有很好地補充水分和營養。治療時,要補充身體的“水”,讓它能控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