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1 / 3)

宋清瑩臉色一沉,眾人皆是麵麵相覷。

當今的成王妃是逝去皇後的侄女兒,上官家族的人。皇後和宋清瑩一黨本就多有不和,如今,在忠武侯府上穿著孝服,豈不是挑釁麼?

“成王妃不在府中守孝,出來做什麼?”宋清瑩冷冷地問。

“忠武侯夫人送來請帖,本王妃不來,豈不是不給太子妃麵子?”成王妃冷冷地說,看向宋清瑩的眼神,充滿了恨意,“我可不敢得罪太子妃,否則,被弄死了都沒法伸冤去!”

“成王妃說笑了,請你的是侯夫人,不是本宮。你來不來,與本宮何幹?本宮還不需要一個無足輕重的人,來給本宮麵子!”宋清瑩嘲諷道。(太子妃和太子本應該在東宮,所以皆稱本宮,一宮之主)

她如今是太子妃,身份貴重越於王妃。對於成王妃之類的人,用身份壓製便是,不用給麵子!

成王妃挑釁不成,反被譏諷。

宋清瑩的話讓她看著像是上躥下跳的老鼠,可沒幾個人會放在心上。無足輕重?她可是堂堂親王妃!

成王妃被氣得不行,臉色一會兒青,一會兒紫,捏緊的手更是溢出血來!

“哈哈哈,現在總有人把自己太當回事兒!”威遠侯夫人忽然說道,她是蕭天湛的舅母,和宋清瑩關係一向不錯。兼之慕容婉受寵,威遠侯府水漲船高。便是麵對親王妃,她也無懼。因此,立刻出言相助。

“誰說不是呢?”

宋清瑩身為太子妃,何等風光?慕容婉在後宮的地位也是無人能及,故而,眾人見狀,紛紛痛打落水狗。

不全然是為了討好貴人,她們心中大多都懷有私心。

常言道:不招人妒是庸才。成王妃或許不是什麼才女,可她身下的位置卻足以讓許多人嫉妒。從前,成王妃是皇後的嫡親侄女,高高在上,便有人心裏不平衡了。可是有皇後在,沒人敢招惹她!

如今則是大為不同,皇後得了皇帝厭棄,已經死了。而且,中宮失德,死的也不是那麼體麵風光。她雖成了成王妃,可成王幾時看重過她?

是皇後的嫡親侄女,她能成為成王妃,眾人心中還又有安慰。畢竟,自己的家世,終究弱了一截。

可現在的成王妃憑什麼?她的靠山皇後到了,她卻依舊霸占著成王妃的位置。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管是貧賤夫妻百事哀,還是高門裏的爾虞我詐,都不好過。可她們,卻總看不到別人的難處。不管成王妃幸福不幸福,至少在她們眼裏,是風光的!

故而,有了宋清瑩和威遠侯夫人帶頭,她們譏諷起來人格外不遺餘力!

左右成王妃不可能對她們這麼多人動手,她的視線仇恨早被宋清瑩吸引。難得有發泄的機會,此時不為,更待何時?

成王妃臉一陣青一陣白,她沒有想到宋清瑩居然當麵下她麵子,更沒有想到的是,如此多的人敢針對她!她看向一個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眼睛裏像是淬了毒!

“既然太子妃不歡迎本王妃,本王妃隻好先告辭了!”成王妃再也受不了那份屈辱,出言告辭。

“站住!”宋清瑩冷冷地叫住成王妃。

“太子妃還有何事?”成王妃已經背過身,問道。

“你且記著,不是本宮不歡迎你,逼走你。是本宮看你一身孝服,感念你對先皇後的一片孝心,故而體諒。別說的本宮跟欺負了你似的!”

成王妃隻覺得自己臉火辣辣的燒著,宋清瑩這話不就是在諷刺她自作自受嗎?是她自己挑釁不成,反而落得個狼狽離開的下場!

她說那番話的確有營造宋清瑩成為太子妃後,仗勢欺人,咄咄逼人的形象。可沒想到,宋清瑩反應如此迅速。她明明是不常參與這些宴會的!

“太子妃如何作想,豈是旁人所能揣摩?本王妃不懂,先行告辭!”說完,成王妃頭也不回地離開。

“這年歲,總有些人做著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既惡心了別人,也抹黑了自己。”忠武侯夫人感慨道。

眾人皆知道她說的是誰,紛紛附和。成王妃離開後尷尬的氣氛稍微好抓。

“依本宮看,為一些不值得的人費心思,實在不值當!侯夫人不必掛懷。今天的薔薇開得甚是好看,當真賞心悅目。”宋清瑩岔開了話題。

“還是不及娘娘風華,有道是人比花嬌,今日一見,果真如此。”工部侍郎夫人說道。

工部侍郎此人很有才華,可就是不知變通,不鑽營,不取巧,不然早就是工部尚書了!工部侍郎夫人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好不容易見著宋清瑩,有和她搭話的機會,趕緊開口。

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工部侍郎夫人還有些緊張。

宋清瑩友好的朝著工部侍郎夫人笑了笑,“周夫人謬讚。”

“太子妃可就謙虛了。”陳夫人笑道,“依妾身看來,周夫人半點沒有誇大。幸得妾身是女人,不然可就要對太子妃一見鍾情了!”

陳夫人和禦史大夫琴瑟和鳴,知曉她丈夫早暗投了蕭天湛,因此對宋清瑩一直十分親近。

“誰說不是,我若是男子,必然會對太子妃動心!”

此後,賞花宴便成了對宋清瑩的吹捧大會,每個人都絞盡腦汁變著法兒的吹捧宋清瑩。得了宋清瑩的笑臉,比什麼還高興!

宋清瑩態度拿捏得很好,大半是給了好臉色。哪怕是曾經從眾針對睿王府的人,她態度亦是溫和。讓那些因為蕭天湛成為太子而惴惴不安的人終於放下心來。

她無非就是表明一個態度。有想要投靠的,有曾經得罪的,如今在宋清瑩的三言兩語下,心裏都有譜了!

氣氛越發和諧,眾女眷也不需要再想著如何試探宋清瑩,終於有心思賞花或者談論別的女人喜歡討論的事。

“怎麼不見五小姐?妾身聽說,忠武侯府還有一位五小姐未出閣,可是害羞,不曾出來?”忽然,有人問道。那人是剛調回京城的一位小官的夫人,對忠武侯一知半解,竟然問出這樣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