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三大定律(1 / 2)

第二日清晨,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斑駁地灑進房間。

蘇懷瑾與溫婉一同享用了一頓溫馨的早餐後,溫婉便再次投入到練歌的專注之中。

而蘇懷瑾,則帶著一份悠然的心情,下樓去買了一杯香濃的咖啡,隨後悠然地回到了酒店。

回到房間,他坐在書桌前,打開電腦,開始了連載小說的日常更新,他的指尖在鍵盤上跳躍,文字如流水般傾瀉而出,將故事中的情節與人物生動地呈現在屏幕上。

然而,這一寫便是整個下午的時光,仿佛文字的世界有著無盡的魅力,吸引著他不斷深入其中。

午後的陽光逐漸斜照,蘇懷瑾結束了小說的連載更新,他伸了個懶腰,站起身來,走到窗邊,眺望著遠方的風景。

用過午餐後,蘇懷瑾坐在書桌前,他開始仔細考慮科幻小說的內容,腦海中不斷閃現著各種想法與靈感。

“機器人。”

這個詞彙,在科幻小說的領域裏,如同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魔法詞彙,引領著無數作者和讀者走進一個個充滿奇幻與驚喜的世界。

然而,當我們深入探究這個領域時,會發現關於機器人的描繪,雖然層出不窮,但每個作者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路。

在科幻小說的世界裏,機器人常常被賦予各種形態和功能,它們有時是人類的得力助手,承擔著繁重的工作,甚至成為人類情感的寄托。

有時則是冷酷無情的存在,追求著自己的目標,不惜與人類發生衝突,這些不同的描繪,都反映了作者對機器人和人類關係的不同看法。

然而,正因為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每個作者都在嚐試著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探索機器人和人類的關係,以及機器人在未來社會中的角色和地位,關於機器人的科幻小說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

而要想創作出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幻小說,蘇懷瑾必須走出前人的框架,開辟一條全新的道路。

在這個關鍵時刻,蘇懷瑾的腦海中浮現出一部經典之作——《我,機器人》,這部小說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題,為他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書中的九個短篇故事雖然各自獨立,但卻圍繞著一個共同的主題展開——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道德糾葛。

而更為引人矚目的是,《我,機器人》中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定律”,這三大定律不僅為後續的機器人研究提供了基本法則,更在無數科幻作品中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約束條件。

機器人三大定律:

(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2)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發出的命令,除非這些命令與第一定律相抵觸。

(3) 在不違背第一定律或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的存在。

《我,機器人》並非隻是對三大定律的刻板陳述,而是一部在人類與機器人衝突不斷的背景下,以生動小故事串聯起的機器人進化史詩。

在這部作品中,機器人從最初的純機械構造,逐漸進化為擁有語言能力和人形外觀的智能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