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對她還是挺好的,都是年輕人,之前和她哥還沒結婚的時候,和她就挺聊得來。

後來結婚了,和她也一直是保持著聯係。

但是要說對於這個嫂子,她心裏總歸還是有一點埋怨的。

至於為什麼,這事兒還得從父母身上說起。

嫂子張璐那邊就她一個,是個獨生女,家裏算不上什麼大富大貴,可是父母都有正經工作。

又是城裏的,有車有房嘛。

在外人眼裏看來,廖誌傑一個高中畢業的,根本配不上張璐。

可是張璐偏就看上了這個窮小子。

即便知道窮小子家是偏遠農村的,也還是義無反顧的和他結婚了。

對於兩人的婚事,兩家都還是很高興。

她現在都還記得,當時張家要八萬八的彩禮,父母也是咬著牙到處去借錢,這才把彩禮給上。

並且還給張璐這個新媳婦包了一個大紅包。

要說吧,這本來也是應該的,八萬八的彩禮,說多還真不多。

可是說少吧,對於當時廖平夫婦來說,那真是一大筆錢。

加上當時她還在上學,也是一筆開銷。

竇小豆這都還記得,那兩年,她為了幫著家裏還債,一天要做好幾個兼職。

硬生生把學習時間壓縮出來,一邊上課,一邊打工。

早上起得最早,晚上回寢室也是最晚。

沒日沒夜的,整個人真是整整瘦了二十來斤。

本來就偏輕的人,更是瘦脫了像。

說起來,當初,她還挺恨這個哥哥的。

覺得他為了結婚,不光把家裏掏空了,還給家裏欠了一屁股債。

結完婚,愣是沒有幫扶過家裏一把。

明明每個月都有工資,可是從來沒有往家裏拿一分錢。

兩口子更是逢年過節都不回來。

不,也不能說是兩口子不回來,過年過節,都是節後或者節前,廖誌傑會回來一趟。

匆匆的回,匆匆的離去。

至於張璐這個嫂子,那是影子都看不到一個。

廖誌傑給的借口是,那邊父母離不開人,張璐是獨生女,要是都回來了,兩個老人就孤獨了。

這邊父母能說什麼,隻要孩子過得好,那再苦再累也是笑著說好。

當時她是真的恨這個哥哥。

可是後來畢業了,她有次去哥哥的城市,兄妹兩個在外麵聚了聚吃了一個便飯。

廖誌傑喝多了,拉著她那是一陣哭啊,哭著說他不孝,為了他結婚,把家裏都掏空了。

說父母辛苦把他養大,現在不光白養,還倒貼。

還說他這個兒子算是廢了,以後父母就拜托她了。

說了好多好多。

她也是那時候才知道,廖誌傑在張家過得也不算太好。

外人都說他是上門的,即便他自己知道不是,可是因為沒錢,他和上門女婿也沒什麼區別。

因為沒錢,他在媳婦嶽丈嶽母麵前抬不起頭。

因為他的工作是嶽丈安排的,對方還讓他去讀了成人大學,拿了一個大學文憑。

吃住都在張家,他的工資卡都在張璐手裏。

他一個月五六千的工資,要交五千的生活費,剩下的,他用多少,找媳婦拿多少。

他也想幫家裏還債,可是他手裏沒錢。

想過搬出去,可是張璐不肯,她父母就她這一個女兒。

總是說,家裏有住的,何必浪費錢去外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