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他不是天生的王子(1 / 2)

男生跟家裏要了一筆錢給孟小婉,希望她不要再糾纏他了,剩下的事情,他就再幫不上忙了,他讓孟小婉自己想辦法,然後他就轉學走了。

孟小婉的父母要求她必須將孩子打掉,然後繼續上學,否則就不認她這個女兒了。

孟小婉和家裏談了很多次,她談判的前提就是,隻要讓她生下孩子,她會繼續讀書,而且會比以前更努力的去讀好,留級也好,轉學也罷,她都願意,唯一的條件就是,她要把孩子生下來。

她會努力考大學,會好好找工作,將來,她會全權負擔起養這個孩子的事。

就算她對未來規劃的再美好,將那未出生的生命形容的多無辜,她的父母也是不可能允許她去做這麼荒唐的事的。

孟小婉是個極為倔強的人,她不僅毅然選擇了退學,還和家裏斷了聯係,用那筆錢作為她的啟動資金,開始做起了小生意。

她擺過地攤,做過美甲,賣過化妝品。

白天她在美食城裏做洗碗的工作,晚上她選在商場或是醫院的門口,一些燈火通明,人流量大的地方,在寒風之中,等往來的人,買她一件所賺不多的貨物,那時候,她懷著孟君。

孟小婉討厭下雪、下雨的日子,那樣她就不能出門擺地攤了,少了賺錢的機會,所以她不喜歡冬天。

生下孟君以後,她租住在一個很偏僻的地段,開了一家打字複印店,那隻是一棟居民樓的一樓,一室一廳的房子而已,她做生意在那裏,吃住也在那裏。

那裏的巷子深處,有一家職業學校,學生們需要資料的時候會來她那裏打印、複印和裝訂。

她還買了一台便宜的相機,可以為學生拍證件照賺錢。

學校門衛室那邊可以幫學生收信和快遞,但是經常出現包裹丟失的情況,一些和孟小婉熟絡起來的學生們就請她幫忙收發快遞,她做的很好,很負責,從沒丟過件。

於是後來她就可以明碼標價,幫忙收發一份快遞收一塊錢,隨著網購的火爆,需要她幫忙的學生越來越多,她還能靠這事小賺一筆。

孟君成長在孟小婉最拮據的時期,可是他每天都很快樂,因為有那麼多的哥哥姐姐會來店裏邊逗他玩。

孟小婉是個頭腦靈活的人,尤其體現在做生意這件事情上。

她因為開複印店,所以初步接觸了辦公耗材以後,知道這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東西,於是開始深入的去了解,等她賺到了足夠的錢以後,她就開了一家小型的耗材店,一開始主要是以做耗材回收、灌裝、再出售這種成本低,回報高的事。

後期資金回籠以後,她開始有錢囤貨,慢慢轉型成為以出售原裝耗材為主,回收灌裝耗材為輔的生意。

孟君開始讀小學的時候,是孟小婉生意發展的關鍵時期,她將所有的錢都投入進了那家耗材店裏,這是背水一戰,讓她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去經營和開拓客戶群。

開店容易,守店難,做生意的尤其需要堅持和勤勞,少雇一個人,就能少很多開銷。

所以孟小婉一個人要做很多的事情,尤其是出貨、收錢這兩件事她異常的謹慎,隻要店門開著,她就一定呆在店裏,直到很晚了收店為止,她才下班。

孟君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他沒有爸爸,所以他的媽媽才會那麼的辛苦。

她那麼努力工作,也隻是為了給他一方天地,給他安穩的生活,所以他從小就很懂事。他從不埋怨孟小婉沒有盡到一個媽媽的責任,也從不怪她沒有時間陪他玩。

孟君的童年,都是和他自己度過的。

孟君太早熟了,他和別的小孩子不一樣,班上的同學放學以後,光是在回家的路上就能流連、瘋玩到天黑了才回家,回家以後麵對的就是父母的嘮叨和關愛。

他沒有嘮叨的母親,他甚至也沒有嚴厲的父親。

他從小自製力就很強,媽媽做生意沒有時間監管他的學習,他就自己做好作業,再自己檢查一遍,從小他的學習習慣就非常好。

他放學以後會直接去最近的菜市場裏買好菜,回家先把米飯煮上,作業寫完以後開始理菜、炒菜、吃飯,最後把飯菜裝盒給媽媽送到店裏。

他一開始也隻會做簡單的炒菜,像藕片、土豆絲、青筍一類的家常蔬菜,他每天隻做一道菜,剛好夠他們母子倆吃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