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番外篇天之節刀(2)(1 / 3)

此話後來先後傳入伊豆守和三位入道公耳中,伊豆守憐馬不堪,又身受奇恥大辱,既恨又惱,當即披掛上馬,提著弓箭便要前往平家人所在的六波羅府邸討要說法。三位入道聞之也是勃然變色,但仍舊勸下了仲綱大人:“平家人得意忘形,認為天下人盡可任其踐踏,這等屈辱倘若不報,老夫也算是枉活於世了!然而平家今日尚有入道相國主局,對法皇天皇還算恭順,我們尚無緣由起兵,還是權且隱忍一時,等待時機吧。”

至治承三年年末,入道相國忽然大興風雨,下令自關白殿以下、太政大臣、殿上人、公卿等四十三人,悉數停職,緊閉家中;不日後,將原關白殿、太政大臣流放,讓自己的子孫頂替位置,填補空缺。到了治承四年,更是幽禁後白河法皇,逼迫高倉天皇退位,立平清盛之女、建禮門院所生之子為帝,是為安德天皇。彼時安德天皇才剛滿三歲,政權自然由入道相國一手把持。平清盛貴為國丈,如今又是天皇的外祖父,平家一門更加肆無忌憚,朝中內外,幾乎無一不是平家的勢力與爪牙;對於政見不合者,輕則遠流,重則誅殺。如此外戚專權,無視皇家尊上,肆意妄為之舉,不可謂不是駭人聽聞了!

三位入道公見時機成熟,便準備擁立後白河法皇第二皇子,時年三十歲的以仁王高倉宮為主公,舉旗號召天下起兵,討伐倒行逆施的平氏一族。不料風聲走漏,平家先下手為強,派遣重兵前往王府,搜捕高倉宮。高倉宮在侍衛的掩護下,男扮女裝逃出王府,連夜出奔,幸得逃脫。曆經艱難跋涉來到三井寺中,受到眾僧的款待。三井寺眾僧同情高倉宮遭遇,又怨恨平家專權,攪得天下不寧,遂致牒北都山門延曆寺、南都奈良興福寺,請求僧兵支援,共討平家大逆。延曆寺被入道相國小惠收買,閉門不見;南都奈良答應起兵馳援。三井寺內,僧眾齊集,與三位入道公召集的兵馬合為一處,整軍宇治橋附近,準備撤往奈良。

起兵一事由於倉促,故而很多狀況思慮不及,主公急往宇治,期間竟忘了派人來通知在下一同撤離。競雖遭遺落,但報主之心不熄。平宗盛派人來勸降在下,在下假意歸降,此後夙夜恭謹,隨侍平宗盛,漸漸得到其信任,後又以戰馬被盜為由,向宗盛請求賜馬,作為先鋒疾馳三井寺,爭取頭功。宗盛果然上當,賜我名馬“煖廷”,囑我早立戰功。我騎上“煖廷”,藏好妻兒,一把火燒掉家宅,便義無反顧地直奔宇治川而去。

在三井寺中,我趕上大軍,得以與主公會合,伊豆守也在其中。我獻上胯下所騎“煖廷”,對仲綱大人道:“伊豆守殿的‘木下’雖難以奪回,但我奪來了宗盛的‘煖廷’,現在就進呈給主公。”伊豆守與三位入道公聞言大悅,命人將“煖廷”的馬尾和鬃毛剪去,又依樣烙上“宗盛”二字,於夜間放歸六波羅。真想看看平宗盛那副小人得誌的鄙薄嘴臉,見到“煖廷”時會是怎樣的表情。

於六波羅詐降期間,競還另得一寶——非我有意誇功,但此寶相比“煖廷”有過之無不及。相傳入道相國早年因重修高野山大塔與嚴島神社有功,夢見嚴島大明神授予寶刀,醒來後果見一把銀色小長刀置於枕邊。因此寶刀相佑,平家才得以平步青雲,坐擁天下之勢。據聞此刀入道相國曾打算傳於重盛大人,重盛死後,便隻得交由宗盛保管。吾入宗盛府上隨侍,一則為伺機替主公雪恥,一則是為了盜出這把寶刀!

自投靠宗盛後,我便時時留意他的起居行動,並主動懇請府內值夜衛尉一職,於夜間留在宗盛臥室外值守。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連續值守三夜後,我終於發現宗盛在枕中藏有一個錦匣。待無人時,我潛入其中,打開錦匣,隻見裏麵是一把黑柄銀鞘的華麗短刀。刀鞘外還裹著一層織錦,看起來分外貴重。我料想這便是平家時代相傳的寶刀無疑,便藏於懷內,將錦匣原樣放回,當天便向宗盛請求賜馬,連夜奔回主公身邊。

追至三井寺後,我將寶刀獻給主公,三位入道公果然精神大振,接過寶刀反複摩挲,將其小心地收入懷中,道:“競,你不愧是我的心腹家臣,萬裏無一的勇士!且不說你是如何運用智謀,從平家盜出此寶,單是能將這號令天下的武家重寶獻於主公的忠義之心,便是萬金也難以換來的!有了這把寶刀,不愁我軍打不了勝仗!哈哈,平清盛,你的好日子總算到頭了,接下來便是我源氏三位賴政的天下了!”

得到寶刀後,三位入道公放棄了撤往奈良的決定,而是在宇治橋附近的平等院內紮營,等待平家大軍到來。五月二十三日中午,平家大軍三萬八千餘騎,翻越木幡山,殺奔宇治橋頭。三位入道公命人將宇治橋的橋板拆掉,兩軍隔河相峙,戰馬嘶鳴,殺聲震天。平家見近取不得,便命弓手上前,朝著主公和伊豆守所在的本陣位置放箭。我方的武士五智院但馬見狀拍馬上前,掄起大長刀將亂箭紛紛斬落,待連珠箭稍歇,五智院退回本陣,僅戰馬非要害處中了一箭,渾身則毫發無傷。平家武士見此景大為驚異,稱其為“斬箭但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