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莫嫌僧道乞(2 / 2)

老譚學著老乞丐的模樣,悠悠唱了一番。

隨之,意猶未盡的又解釋道:“蓮花落當年在民間廣為流傳,多在盲人乞丐之中傳唱,多為一些吉祥討喜的段子。老乞丐上門唱蓮花落,意思是崔家良田千傾,城南郊北都有田地。然後山林也多,從懷城象鼻子一代、直到鍾坡山都是他的山。”

看樣子,老譚也喜歡唱蓮花落吧,連唱帶解釋,頗有點大叫花韻味。

他自顧說了一番,隨之又說:“老乞丐唱了半天,崔員外不僅不施舍半點東西,還嫌他髒了自家台階,於是放狗想將老乞丐趕走。不過,奇怪的是平時仗勢欺人的猛狗,一看到老乞丐就嗚咽轉身,夾著尾巴逃跑了。這讓崔員外又氣又怒,更是破口大罵起來。”

“當時,老乞丐也不生氣。看到崔員外罵他,也隻笑道:‘老員外,你家大業大,家裏有剩飯剩菜,給老花子施舍點唄,你發個善心自有好報,來年多子多福,家大業大好嗎?”

“可是,崔員外聽了更是亂罵,還感覺罵不過癮,讓家人用棍子將乞丐打出大門。”

老譚說到這兒輕輕的歎息了一聲,說道:“崔員外為人太刻薄了……要知道,丐幫一直是江湖第一大幫,很多長老精通秘術。所以,當時有句話說:‘寧懟縣太爺,莫嫌僧道乞’。”

關於丐幫的事,我小時候倒聽奶奶提起過。

而這句“寧懟縣太爺、莫嫌僧道乞”的話,也聽她說過幾次。

當年湘西不好惹的刺頭,丐幫一直因為人多勢眾,算屈指可數了。

我估計,這個崔員外遇到的“大種叫花”,肯定也是一個有本事的吧。

果然,就聽老譚這時又說:“而那個老乞丐也懂秘術,上門就是因為崔老爺尖刻小器,嫌惡乞丐來送報應的。當時見他狠毒,就封禁道:‘崔員外,你家業大,做事卻太絕了……老叫花給你送福送子,你卻拿棍棒來接,隻怕日後有鳳無龍、世世不睦啊!’”

我聽了一愣,大叫花口彩最靈。

這也是“寧懟縣太爺、莫嫌僧道乞”的由來。

所以,過去從來就沒人跟乞丐去較勁。

一則犯不上,二則怕得罪大叫花、遇什麼報應。

果然,就聽老譚一聲歎息:“乞丐此話一出,崔家三個兒子當年就夭折了。”

看來,這個“莫嫌僧道乞”的話還真狠,崔家的報應這麼快就兌現了。

幸虧平時我看到乞丐,多少都會施舍一點,想想不免暗自慶幸。

正沉吟,就聽老譚又說:“當年,崔家在榆樹灣可是一霸,要錢有錢要權有權,崔老爺怎麼會信這個邪?死了兒子更是痛恨大叫花,從此對乞丐就更加刻薄惡毒了。”

“同時,崔家家大業大,他可不想諾大的家業無人繼承,於是廣納妻妾,就想給自己再生個兒子。同時,自己還遍訪名師,修習各種秘術對付乞丐,成為了一代巫術大師。”

老譚說到這兒,輕輕的歎息了一聲,又說:“可是,那個乞丐也不是吃素的,他封禁的話,崔老爺無論如何也無法解開……他大大小小娶了十房姨太,卻沒給他生一個兒子。”

聽到這裏,我不免一聲歎息。

記得當年奶奶說,“大種叫花”不能得罪。

因為,不少都懂“叫花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