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離奇的自殺案(1 / 2)

排教有兩支,竹排係和木排係。

一開始,兩派倒還和睦,到了後來才漸生齷齪。

木排係自稱是本教正統,輕慢竹排係,對方當然不服。

兩派雖然沒有公開內鬥,但關係漸變,越來越不合了。

解放前兩派關係極度惡化,黔陽大排頭林嶽最終說和兩派,被推任排教總舵主。

林嶽法力高深,人格魅力也很強,他在位時排教變成當時第一大派,可謂風光無限。

不過,這也是排教的最後燭光返照,解放後該教便迅速沒落,直到無人知曉。

當年排工的風險極大,在山林江河上沒日沒夜折騰,常會遇上邪門事。

當年的“排牯佬”如果沒點本事,根本無法在江麵上混。

放排的自成一派,便是江河上頗有名氣“排教”由來。

在湖南,有山水木排的地方便有排教,信奉祖師趙四龍。

舊時和解放初期,沅水兩岸到洞庭湖的木排盛極一時。

那時候常有沿江而下的木排,從上遊往下流放。

木排上方紮著竹席棚,裏麵就住著排牯佬。

木排下水之後,他們很少沿途靠岸,除非購買油米等物。

在水上撈生活的風險很大,江河激流礁石遍布,日夜無休邪氣橫生。

一旦失誤,木排撞上暗礁懸崖,後果不堪設想。

崩散的樹木橫飛,木排上的排工,很少有能生返的。

所以,排牯佬雖然一個個都身強力壯,但少有善終者。

早些年木排多的時候,“排牯佬”的傳說很多。

他們閑時風流豪放好勇鬥狠,放排卻兢兢業業。

很久以前,兩岸多流傳關他們的故事,風流中挾有淒涼。

正因為是高危職業,放排的禁忌頗多,頭排不能上女人。

一日兩餐,在排上生火做飯吃喝拉撒,申時過後絕不開餐。

據說,酉時陽衰陰盛,再在江河上取米做飯,很容易招邪。

早年生活貧困,大旱大澇之年不知餓死多少人,餓鬼遍野。

舊時挑肉帶食物走夜路,都會遇上餓鬼糾纏,別說江河之上。

而且,每隻木排上都有一個排頭,經驗豐富絕對權威。

他們對沅江的每一個灘頭、暗礁和激流都清清楚楚。

放排的時間長,必須避開汛期雨季,對天氣頗為了解。

因此,老排頭往往精通天相水性,都懂一些辟邪之術。

“排牯佬”每次開工都開祭,拜祖師河神,絕不怠慢。

老譚看了看玄鐵錨,感慨一番之後,便將它還給了雁兒。

然後才鬆了口氣說:“有這東西在身上,一般的邪魔外道倒不敢動你。”

雁兒將玄鐵錨再次遞過來,又說:“譚叔,我舅讓你拿著它,能鎮邪。”

老譚愣了一下,苦笑道:“我用不著……你拿著更有用雁兒,謝謝你們。”

雁兒著急的說:“譚叔,我舅說你惹上了至凶的邪靈,一般法器可不中用!”

老譚默默凝望著雁兒手中的玄鐵錨,有點心不在焉,不知道在想什麼。

他略一猶豫,將錨推給雁兒說:“你先拿著吧,進來說話,雁兒。”

女孩走進去後,老譚仍然沉著臉,對我不理不睬。

我顯得很尷尬,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手足無措。

我們的神色,讓女孩意識到什麼了。

她看了看一臉尷尬的我,問道:“他是誰,怎麼了譚叔?”

“求我去邪的一個熟人……不過,我不想再管他的事了。”

雁兒奇怪的看了我一眼,不解的說:“不管了……這可不是你的風格譚叔。”

老譚愣愣的看著她,搖頭長歎一聲,沉重的說:“你……聽說過鄧文馨自殺案嗎?”

女孩臉色一僵,失聲說:“是……午夜穿紅衣,腳懸稱砣,被人取魂自殺的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