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植墓誌銘

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係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今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然悠悠歲月,曆曆滄桑,名節無端詆毀,古墓橫遭毀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後人,是為銘記焉。

《蕉軒隨錄》記載:“明初有陽穀知縣武姓者,甚貪虐……民人切齒,呼之為武皮匠,言其剝割也,又呼為賣餅大郎,言其於小民口邊求利也。”[1]

據《清河縣誌》主編表述,自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清河縣誌》首次修誌以來,先後經曆了7次重修,其中都沒有關於武潘的任何記載。隻是因為當地民間傳說甚多,在新編《清河縣誌》時,才以民間文學的形式收錄了武大與潘金蓮的故事。

近來傳說武植是水滸傳武大郎的原型[2] ,不過武植墓是荒廢了幾百年才在1996年重修,墓誌銘內容也是根據後人流傳的故事寫作。且這些故事對照曆史是有問題,例如傳說武植是永樂(1403-1424年)年間的進士,但施耐庵在洪武三年(1370年)已經過世。另他的水滸傳是在生前很多年就已經寫成初稿,不可能晚他幾十年才考上進士的武植寫進書裏。其次,明朝洪武到永樂年間的進士,也沒有名叫武植的。

風傳明朝武大郎(武植)便是《水滸》中武大郎的原型,此言不確,原因如下:

1、水滸原本成書於元朝。

曆史上考據,水滸成書後幾年,施耐庵病逝(根據施耐庵的生平,可以斷定水滸完全成書於元朝年間,即使後來羅貫中有編輯,也不會有大的改動了,再說了武鬆一節,是水滸最先完墨的)。

2、明朝開科舉時,施耐庵已經去世。

施耐庵死於洪武三年(1370年,也就是說施耐庵僅僅在明朝活了3年,施耐庵人生其他時間是在元朝度過)他死的那一年,明王朝才首開科舉考試,並且無一北方人中舉。所以施耐庵還沒有等武植成為進士,就已經死了。而武植是永樂年間中舉,就是說起碼得到朱元璋死後才行,而朱元璋死於1398年,可見兩者年份相差相當遠,施耐庵根本不可能聽說過武植中舉的事。故此武植絕非水滸裏的武大郎人物原型,純屬後人牽強附會,是以不必采信。

3、水滸通篇不曾出現“武植”一名,“武大郎”是“武家老大”的意思。

原著形象

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麵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穀樹皮”。[1]

角色經曆

武大郎小父母雙亡,將兄弟武鬆撫養成人,心地善良,踏實勤勞,疼愛兄弟,為人質樸,具備中國農民具備一些基本優點,但是缺陷也很明顯,性格有一些懦弱。他身無長技傍身,隻能老老實實地賣炊餅度日,家境貧寒。但是憑借賣炊餅的錢租住了一套小木房。後來無意間獲娶美妻潘金蓮,潘金蓮經王婆介紹與西門慶私會,與西門慶密謀害死武大郎,以求與西門慶在一起,在大郎病重之時給大郎的藥裏加了砒霜,將大郎毒死。事後武鬆回來聽聞哥哥死訊,一向視長兄如父的武鬆悲憤交加,決心查出真相為哥哥昭雪,無奈官府官官相護有意包庇西門慶,武鬆便召集鄰裏,潘金蓮和王婆因懼怕武鬆便一一招供,武鬆將淫婦潘金蓮押至兄長靈前手起刀落割下了潘金蓮的頭,又到獅子樓鬥殺西門慶,最終將西門慶活活打死在獅子樓下,並且以潘金蓮和西門慶的頭顱祭拜武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