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充足的銀錢,和妥善的處理辦法,黃河流域的災情得到了有效處置,在修築、加固堤壩,與疏導開渠的雙管齊下之下,洪水得到了有效控製,原本遭遇險情的各州、各府,也都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難關。

原本擔憂的洪水決堤、百姓流離失所、疫情滋生、餓殍遍野的情況,也並沒有發生。

這無疑是萬幸。

也正因為如此,連日來,李元珩都十分開懷,一改之前的愁眉緊鎖,這幾天都樂嗬嗬的,一副心情甚好的模樣。

就連每日苦逼的批折子的時光,也同樣一副樂嗬嗬模樣。

令得坐在一旁,瞅見這一幕的寧雨菡,不由得暗自失笑。

就這樣,一切再次歸於平靜。

不過,生活還是得要繼續。

一切照舊。

卻好似又有了些許不同。

比如——

這一日,寧雨菡還是如往常一樣,在李元珩下朝之後,和皇帝陛下一起相攜著來到乾元殿書房,預備與昭文帝一起處理奏折。

寧雨菡熟練的將堆積在桌子上的奏折,分門別類的分揀出來。

照例將重要奏折、以及陳述了實質性——也就是有幹貨內容的奏折,盡數擺放在李元珩麵前,以供陛下禦覽、批閱。

又將那些諸如請安折子一類,無甚實質性內容、廢話居多的折子,擺放在自己的麵前,正預備開始動手,在這些折子上,一一寫下一個“已閱”。

就在這時,李元珩卻忽的開口了:

“雨菡,這些奏折,你也和朕一起看看。”

寧雨菡聞言一怔,拿著毛筆,正欲沾墨的手上動作一頓:

“這……陛下——,這些奏折上,都是眾位大臣奏報的要務。

臣妾看這些……不好吧。”

雖然,她一直都在幫李元珩處理批閱奏折,卻一直都隻是分揀規整、以及批閱一些無甚重要的請安折子之類的。

頂多也就是在這些不甚要緊的折子上,批個“已閱”。

可,李元珩麵前的這些折子,能一樣麼?

這些俱都是急待皇帝陛下處理的要緊政務。

是帝國的核心政務。

她分揀的時候,不過匆匆掃了眼開頭,就直接合上,不敢細看。

生怕會遭來李元珩的猜忌與不喜。

畢竟,帝王多疑,有哪個帝王,願意旁人觸及到他的權利?

特別是,這個人,還是他的枕邊人。

大胤雖尚算開明,明麵上,並沒有什麼“後宮不得幹政”的宮規、亦或是祖宗規矩。

然而,卻一向崇尚女子賢德貞淑,男主外、女主內。

曆代皇後,也多以賢德出名。

參與朝政,涉獵政務的,迄今為止,一個也無。

是以,乍一聞得李元珩的話,寧雨菡就是一怔。

怔愣過後,便是下意識想要婉拒。

然而,她一席話還沒有說完,便就被坐於身側的帝王,給一把打斷:

“看完之後,給朕提些意見。”

李元珩拿起麵前的一本奏折,往寧雨菡那邊一遞,以一副不容置喙的口吻道。

顯然,皇帝陛下這便是打定了主意,要讓寧雨菡看這些折子了。

不僅要看,看過之後,她還需得和他探討、給他出主意。

李元珩深深睨向身旁的人兒,眸中有笑意,更有灼灼與讚許: